《监督法》中的执法检查制度的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0页 |
| 第二章 《监督法》:执法检查制度之法定化 | 第10-13页 |
| 2.1 执法检查的萌芽阶段 | 第10页 |
| 2.2 执法检查的制度化阶段 | 第10-11页 |
| 2.3 执法检查的法定化阶段 | 第11-13页 |
| 第三章 执法检查的主体问题 | 第13-16页 |
| 3.1 专门委员会的监督主体资格 | 第13-14页 |
| 3.2 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的监督主体资格 | 第14-16页 |
| 第四章 执法检查的对象问题 | 第16-20页 |
| 4.1 执法检查遗漏垂直管理部门 | 第16-18页 |
| 4.2 执法检查仅限于同级“一府两院” | 第18-20页 |
| 第五章 执法检查的程序问题 | 第20-31页 |
| 5.1 执法检查程序规定不明确 | 第20-22页 |
| 5.2 执法检查组人员选任标准模糊 | 第22-23页 |
| 5.3 委托执法检查报告审议规定缺失 | 第23-27页 |
| 5.4 监督公开制度不健全 | 第27-31页 |
| 第六章 执法检查的法律责任问题 | 第31-35页 |
| 6.1 执法检查法律责任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 6.2 执法检查法律责任的缺失 | 第32-35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