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三范畴”论对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的启示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的来源 | 第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三、选题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小说文体论概说 | 第16-26页 |
第一节 童庆炳的文体论 | 第16-21页 |
一、文体“三范畴”:体裁、语体、风格 | 第16-19页 |
二、文体的表层与里层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小说文体的特征概述 | 第21-26页 |
一、传统小说“三要素” | 第21页 |
二、小说文体“三范畴” | 第21-26页 |
第二章 小说文体论要点及教学启示 | 第26-48页 |
第一节 小说体裁论要点及教学启示 | 第26-31页 |
一、故事 | 第27页 |
二、虚构 | 第27-28页 |
三、教学启示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小说语体论要点及教学启示 | 第31-43页 |
一、叙事语式 | 第31-36页 |
二、审美变异 | 第36页 |
三、语言类型 | 第36-37页 |
四、教学启示 | 第37-43页 |
第三节 小说风格论要点及教学启示 | 第43-48页 |
一、时代特征 | 第43-44页 |
二、作家风格 | 第44页 |
三、作品特色 | 第44-45页 |
四、教学启示 | 第45-48页 |
第三章 小说文体论在高中外国小说教学中的应用 | 第48-60页 |
第一节 高中外国小说的课程内容与小说文体论的关系 | 第48-53页 |
一、高中外国小说的课程目标 | 第48-51页 |
二、高中教材中外国小说篇目分析 | 第51-53页 |
第二节 课例分析——以《骑桶者》为例 | 第53-60页 |
一、小说文体“三范畴”论视域下的《骑桶者》 | 第53-55页 |
二、《骑桶者》的教学建议 | 第55-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一、著作类 | 第62-63页 |
二、硕博论文类 | 第63-64页 |
三、期刊类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