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蝇非滞育和夏滞育蛹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6页 |
| ·昆虫的滞育 | 第10-11页 |
| ·昆虫滞育简况 | 第10页 |
| ·昆虫滞育的研究历史 | 第10页 |
| ·昆虫夏滞育及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葱蝇 | 第11-12页 |
| ·葱蝇简况 | 第11-12页 |
| ·葱蝇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 ·蛋白质组学 | 第12-15页 |
|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背景 | 第12-13页 |
| ·蛋白质组学的概况 | 第13-14页 |
| ·蛋白质组学技术 | 第14-15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 2 材料 | 第16-22页 |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 ·主要试剂 | 第16-17页 |
| ·溶液配制 | 第17-22页 |
| ·单向SDS-PAGE 溶液配制 | 第17-18页 |
| ·双向电泳溶液配制 | 第18-20页 |
| ·酶解、质谱溶液配制 | 第20-22页 |
| 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22-31页 |
| ·样品的提取 | 第22页 |
| ·裂解液提取蛋白 | 第22页 |
| ·TCA 沉淀提取蛋白 | 第22页 |
| ·蛋白定量 | 第22-23页 |
| ·单向SDS-PAGE 电泳 | 第23-24页 |
| ·双向SDS-PAGE 电泳 | 第24-27页 |
| ·上样 | 第24-25页 |
| ·等电聚焦程序 | 第25页 |
| ·平衡 | 第25-26页 |
| ·SDS-PAGE | 第26-27页 |
| ·凝胶固定与染色 | 第27页 |
| ·图像扫描与采集 | 第27页 |
| ·蛋白质点胶内酶解 | 第27-28页 |
| ·质谱分析 | 第28-29页 |
| ·数据库检索 | 第29-31页 |
| 4 结果 | 第31-43页 |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31页 |
| ·非滞育和夏滞育蛹获得可靠性分析 | 第31-32页 |
| ·单向SDS-PAGE 结果 | 第32页 |
| ·蛋白提取方法的不同对2-DE 图谱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双向电泳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 ·质谱结果分析 | 第34-43页 |
| 5 讨论 | 第43-46页 |
| ·各种条件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 ·样品制备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 | 第43页 |
| ·蛋白上样量的选择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等电聚焦程序的设定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 第44页 |
| ·平衡和二向转移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 第44页 |
| ·染色方法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 ·质谱结果的分析 | 第45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45-46页 |
| 6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附录A:中英文对照词表 | 第51-52页 |
| 附录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