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点及难点 | 第14-16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2 本文的难点和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分析 | 第16-21页 |
2.1 电子商务理论概述 | 第16-18页 |
2.1.1 电子商务的主要类型 | 第16-17页 |
2.1.2 电子商务的本质 | 第17页 |
2.1.3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2.2 跨境电子商务理论概念 | 第18-21页 |
2.2.1 跨境电子商务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2.2.2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第3章 基于区位选择和区域比较的跨境电子商务现状研究 | 第21-35页 |
3.1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3.1.1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整体分析 | 第21-22页 |
3.1.2 基于区位选择的跨境电子商务整体分析 | 第22-23页 |
3.2 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 第23-27页 |
3.2.1 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整体分析 | 第23-24页 |
3.2.2 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特征 | 第24-25页 |
3.2.3 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3 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 第27-29页 |
3.3.1 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整体分析 | 第27页 |
3.3.2 广东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 | 第27-28页 |
3.3.3 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3.4 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 第29-31页 |
3.4.1 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整体分析 | 第29-30页 |
3.4.2 山东省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情况分析 | 第30页 |
3.4.3 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1页 |
3.5 辽宁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 第31-35页 |
3.5.1 辽宁省跨境电子商务整体分析 | 第31-32页 |
3.5.2 辽宁省对外贸易情况和电子商务情况的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3.5.3 辽宁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薄弱的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第4章 区域比较的实证研究 | 第35-44页 |
4.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基本概述 | 第35-36页 |
4.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36-37页 |
4.3 模型的建立 | 第37-42页 |
4.3.1 ADF单位根检验 | 第37-38页 |
4.3.2 VAR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4.3.3 协整检验 | 第40页 |
4.3.4 OLS估计 | 第40-41页 |
4.3.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1-42页 |
4.4 电子商务影响因素间的实证分析 | 第42-43页 |
4.4.1 指标的选取 | 第42页 |
4.4.2 电子商务影响因素模型的确定 | 第42-43页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第5章 基于区域比较的跨境电子商务对策建议 | 第44-47页 |
5.1 在全国范围内打造跨境电商龙头区域 | 第44页 |
5.1.1 加大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页 |
5.1.2 以龙头带动的多级发展 | 第44页 |
5.2 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进一步深化 | 第44-45页 |
5.2.1 细化监管和服务流程 | 第44-45页 |
5.2.2 完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 第45页 |
5.2.3 建立跨境电子出境口岸的快捷联动通道 | 第45页 |
5.3 联合高校、企业、政府协同参与培养混合式人才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