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乡土景观元素在郊野公园中的运用研究--以绵阳后海郊野公园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10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2.1 目的第10页
        1.2.2 意义第10页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0-11页
    1.4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第11页
        1.4.1 对象第11页
        1.4.2 方法第11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概况第11-14页
        1.5.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5.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2-14页
    1.6 研究技术路线第14页
2.乡土景观概念与特征第14-20页
    2.1 乡土景观的概念第14-15页
    2.2 乡土景观的特征第15-20页
3.乡土景观元素概念与类型第20-32页
    3.1 乡土景观元素概念第20页
    3.2 乡土景观元素类型第20-32页
        3.2.1 乡土自然景观元素第20-25页
        3.2.2 乡土人文景观元素第25-32页
4.郊野公园的概念、类型、特点与功能第32-40页
    4.1 郊野公园概念第32页
    4.2 郊野公园的类型第32-34页
        4.2.1 主体利用类型第32-34页
        4.2.2 客体资源类型第34页
    4.3 郊野公园的特点第34-36页
    4.4 郊野公园的功能第36-40页
5.郊野公园中的乡土景观营造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第40-45页
    5.1 郊野公园中运用乡土景观元素的意义第40-41页
    5.2 郊野公园中的乡土景观营造的原则第41-42页
    5.3 郊野公园中的乡土景观营造的方法第42-45页
6.实践探索——绵阳后海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第45-63页
    6.1 现状分析第45-49页
        6.1.1 区位分析第45页
        6.1.2 乡土资源分析第45-48页
        6.1.3 规划范围第48-49页
    6.2 设计目标、定位与布局第49-53页
        6.2.1 设计目标第49页
        6.2.2 设计定位第49页
        6.2.3 总体布局第49-53页
    6.3 乡土景观元素表达的方法第53-54页
        6.3.1 自然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第54页
        6.3.2 人工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第54页
        6.3.3 非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第54页
    6.4 乡土景观元素的运用第54-62页
        6.4.1 自然乡土景观元素第56-58页
        6.4.2 人工乡土景观元素第58-60页
        6.4.3 非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第60-62页
    6.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7.1 研究结论第63-64页
    7.2 创新点第64页
    7.3 未来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橡胶包装生产线自动化改造
下一篇:论新型盗窃行为的司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