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有机材料、建筑化工材料论文--木、竹、藤、纸材料及其制品论文--木材论文

木材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方法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4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木材的数值模型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4页
2 红松材的拉压剪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24-50页
    2.1 受压试验第25-38页
        2.1.1 样本制作和加载方式第25-26页
        2.1.2 破坏现象和典型试验曲线第26-29页
        2.1.3 弹性常数和抗压屈服强度测试结果第29-38页
    2.2 受拉试验第38-42页
        2.2.1 样本制作和加载方式第38-39页
        2.2.2 破坏现象和典型试验曲线第39-40页
        2.2.3 抗拉强度测试结果第40-41页
        2.2.4 拉压性能对比第41-42页
    2.3 受剪试验第42-47页
        2.3.1 样本制作和加载方式第42-44页
        2.3.2 破坏现象和典型试验曲线第44-46页
        2.3.3 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测试结果第46-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50页
3 晶格模型第50-66页
    3.1 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3.2 模型的参数确定第51-60页
        3.2.1 弹簧刚度的确定方法第51-54页
        3.2.2 模型的网格敏感性分析第54-57页
        3.2.3 弹簧强度的确定方法第57-59页
        3.2.4 弹簧的极限强度计算第59-60页
    3.3 晶格模型的试验验证第60-64页
        3.3.1 晶格模型承受拉压荷载第60-62页
        3.3.3 晶格模型承受剪切荷载第62-64页
    3.4 本章小节第64-66页
4 木材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建立第66-88页
    4.1 用于描述木材受压的双参数本构模型第66-76页
        4.1.1 模型的建立第66-70页
        4.1.2 模型的参数识别第70-74页
        4.1.3 模型的预测结果第74-76页
    4.2 复杂应力状态下三维弹塑性本构模型第76-87页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76页
        4.2.2 模型的方程介绍第76-84页
        4.2.3 燕尾榫节点的数值算例第84-87页
    4.3 本章小结第87-88页
5 上部受均布荷载的榫卯连接木梁的解析解答第88-104页
    5.1 榫卯木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解答第89-95页
        5.1.1 基本假设和基本方程第89-90页
        5.1.2 弹性力学的解答过程第90-95页
    5.2 实例计算和参数分析第95-100页
        5.2.1 实例概况第95-96页
        5.2.2 挤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第96页
        5.2.3 半刚度参数对弯曲应力分布的影响第96-98页
        5.2.4 剪应力对木梁枋开裂的影响第98-100页
    5.3 考虑结点变刚度影响的半刚性参数确定方法第100-102页
        5.3.1 不同连接结点的弯矩-转角关系第100-101页
        5.3.2 半刚性参数确定方法第101-102页
    5.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6 结论和展望第104-106页
    6.1 结论第104-105页
    6.2 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2页
附录A第112-120页
作者简历第120-12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整数规划中的几个启发式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寒区铁路有砟轨道路基冻害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