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22-32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22-23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23-25页 |
1.2.1 地方政府过度干预信贷资源配置 | 第23-24页 |
1.2.2 信贷结构优化的方向和路径尚不明确 | 第24页 |
1.2.3 信贷结构、信贷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不明确 | 第24-25页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5-26页 |
1.3.1 信贷结构 | 第25-26页 |
1.3.2 信贷效率 | 第26页 |
1.3.3 政府干预 | 第2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27-3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1.5.3 论文框架 | 第29-31页 |
1.6 研究的贡献与创新 | 第31-3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2-56页 |
2.1 政府干预测度的文献梳理 | 第32-33页 |
2.2 研究信贷资源配置影响因素的文献梳理 | 第33-38页 |
2.2.1 政府干预 | 第33-36页 |
2.2.2 信贷资源配置与市场竞争 | 第36-37页 |
2.2.3 影响信贷资源配置的其他因素 | 第37-38页 |
2.3 信贷资源配置、政府干预与信贷效率 | 第38-40页 |
2.3.1 信贷效率的度量 | 第38-39页 |
2.3.2 信贷资源配置与信贷效率 | 第39-40页 |
2.3.3 政府干预与信贷效率 | 第40页 |
2.4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第40-49页 |
2.4.1 理论研究 | 第40-47页 |
2.4.2 实证研究 | 第47-49页 |
2.5 信贷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9-53页 |
2.5.1 信贷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2.5.2 信贷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50-53页 |
2.6 文献述评 | 第53-56页 |
3 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历史回顾与信贷结构现状 | 第56-73页 |
3.1 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历史回顾 | 第56-59页 |
3.1.1 重建体系阶段 | 第56页 |
3.1.2 发展壮大阶段 | 第56-57页 |
3.1.3 改革深化阶段 | 第57页 |
3.1.4 改革攻艰、快速发展阶段 | 第57-58页 |
3.1.5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 第58-59页 |
3.2 我国信贷结构现状 | 第59-71页 |
3.2.1 信贷规模结构 | 第59-61页 |
3.2.2 信贷期限结构分布 | 第61-62页 |
3.2.3 信贷持有者结构 | 第62-63页 |
3.2.4 信贷所有制属性结构 | 第63-65页 |
3.2.5 信贷集中度 | 第65-66页 |
3.2.6 信贷行业结构 | 第66-70页 |
3.2.7 信贷币种结构 | 第70-71页 |
3.3 我国信贷资源结构配置的主要特征 | 第71-7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4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第73-98页 |
4.1 理论分析 | 第73-85页 |
4.1.1 政府干预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73-77页 |
4.1.2 信贷结构、政府干预对信贷效率的影响 | 第77-78页 |
4.1.3 信贷结构、信贷效率与经济增长 | 第78-85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85-97页 |
4.2.1 政府干预对信贷结构的影响 | 第85-89页 |
4.2.2 政府干预下信贷结构对信贷效率的影响 | 第89-91页 |
4.2.3 政府干预下信贷结构、信贷效率与经济增长 | 第91-97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97-98页 |
5 政府干预对信贷结构的影响 | 第98-118页 |
5.1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第98-99页 |
5.2 统计分析 | 第99-107页 |
5.2.1 按照政府干预程度分组 | 第99-103页 |
5.2.2 按照银行业竞争程度分组 | 第103-107页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107-111页 |
5.3.1 政府干预对信贷规模结构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5.3.2 政府干预对信贷期限结构的影响 | 第108页 |
5.3.3 政府干预对信贷持有者结构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5.3.4 政府干预对信贷所有制属性结构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5.3.5 政府干预对信贷币种结构的影响 | 第110页 |
5.3.6 政府干预对信贷行业结构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5.4 分区域回归结果分析 | 第111-11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5.5.1 本章的主要结论 | 第116-117页 |
5.5.2 启示 | 第117-118页 |
6 政府干预下信贷结构对信贷效率的影响 | 第118-147页 |
6.1 整体统计分析 | 第118-119页 |
6.2 分组统计分析 | 第119-127页 |
6.2.1 按中长期贷款占比分组 | 第119-121页 |
6.2.2 按企业贷款占比分组 | 第121-122页 |
6.2.3 按国有企业贷款占比分组 | 第122-123页 |
6.2.4 按信贷集中度分组 | 第123-124页 |
6.2.5 按制造业贷款占比分组 | 第124-126页 |
6.2.6 按人民币贷款占比分组 | 第126-127页 |
6.3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第127-129页 |
6.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129-145页 |
6.4.1 信贷期限结构对信贷效率的影响 | 第129-132页 |
6.4.2 信贷持有者结构对信贷效率的影响 | 第132-134页 |
6.4.3 信贷所有制属性结构与信贷效率 | 第134-137页 |
6.4.4 信贷集中度与信贷效率 | 第137-139页 |
6.4.5 信贷行业结构与信贷效率 | 第139-143页 |
6.4.6 信贷币种结构与信贷效率 | 第143-14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5-147页 |
7 政府干预下信贷结构、信贷效率与经济增长 | 第147-174页 |
7.1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第147-148页 |
7.2 政府干预下信贷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48-158页 |
7.2.1 信贷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48-149页 |
7.2.2 信贷期限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49-151页 |
7.2.3 信贷持有者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51-152页 |
7.2.4 信贷所有制属性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52-153页 |
7.2.5 信贷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53-155页 |
7.2.6 信贷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55-157页 |
7.2.7 信贷币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57-158页 |
7.3 政府干预下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58-169页 |
7.3.1 信贷规模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58-160页 |
7.3.2 信贷期限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60-161页 |
7.3.3 信贷持有者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61-162页 |
7.3.4 信贷所有制属性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62-163页 |
7.3.5 信贷集中度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63-166页 |
7.3.6 信贷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66-168页 |
7.3.7 信贷币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68-169页 |
7.4 政府干预下信贷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69-172页 |
7.4.1 贷款/GDP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69-171页 |
7.4.2 不良贷款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71-172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72-174页 |
8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第174-180页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74-176页 |
8.2 政策性建议 | 第176-178页 |
8.2.1 统筹兼顾,完善优化信贷结构的顶层设计 | 第176页 |
8.2.2 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引导规范 | 第176-177页 |
8.2.3 根据不同维度信贷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的优化信贷结构 | 第177页 |
8.2.4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避免盲目干预 | 第177-178页 |
8.2.5 政府和市场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信贷结构优化 | 第178页 |
8.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178-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92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