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2.1 国内外数控机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2.2 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 | 第9-10页 |
1.2.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1.3.1 数控机床的动力学建模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PID控制参数整定技术 | 第12-14页 |
1.3.3 前瞻控制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1.4 课题研究路线图 | 第16-17页 |
1.5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7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基于三惯量的柔性进给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18-25页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18-21页 |
2.1.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8-20页 |
2.1.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第20-21页 |
2.2 柔性进给系统机械传动结构三惯量建模 | 第21-24页 |
2.2.1 机床进给系统的组成部分 | 第21-22页 |
2.2.2 柔性进给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 第22-23页 |
2.2.3 机械传动结构中各参数的计算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机械传动特征参数的PI控制整定 | 第25-48页 |
3.1 伺服进给系统的结构 | 第25-26页 |
3.2 交流伺服系统PID控制整定 | 第26-28页 |
3.2.1 三惯量进给系统仿真模型 | 第26-27页 |
3.2.2 电枢绕组传递函数 | 第27页 |
3.2.3 控制器及滤波环节传递函数 | 第27-28页 |
3.2.4 逆变器传递函数 | 第28页 |
3.3 三环PI控制参数的整定 | 第28-45页 |
3.3.1 电流环PI控制参数整定 | 第28-30页 |
3.3.2 速度环PI控制参数整定 | 第30-42页 |
3.3.3 位置环PI控制参数整定 | 第42-45页 |
3.4 机械传动系统参数对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1 负载变化对速度环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46页 |
3.4.2 机械传动刚度变化对速度环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3 机械系统阻尼对速度环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进给系统动态特征参数的前瞻加减速研究 | 第48-62页 |
4.1 数控机床系统中加减速方法的研究 | 第48-51页 |
4.1.1 加减速方法介绍 | 第48-49页 |
4.1.2 直线加减速方法 | 第49-50页 |
4.1.3 指数加减速方法 | 第50页 |
4.1.4 S曲线加减速方法 | 第50-51页 |
4.2 数控进给系统动态特性与速度关系的研究 | 第51-54页 |
4.2.1 数控进给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 第52-53页 |
4.2.2 数控伺服系统误差与速度的关系 | 第53-54页 |
4.3 常用加减速方法与动态特征参数关系的研究 | 第54-56页 |
4.3.1 进给系统特性与直线加减速控制参数研究 | 第54-55页 |
4.3.2 进给系统特性与S型曲线加减速控制参数研究 | 第55-56页 |
4.4 数控进给系统加减速参数的仿真研究 | 第56-61页 |
4.4.1 数控进给系统响应函数叠加计算 | 第56-58页 |
4.4.2 数控进给系统直线加减速的仿真 | 第58-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5.1 总结 | 第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