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人肉搜索”现象十五年发展历程探析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引言第10-14页
    一、研究的依据和意义第10-12页
        1. 研究现状综述第10-11页
        2. 研究的依据和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2页
    三、研究的步骤第12-14页
第一章 人肉搜索的定义及特征第14-19页
    1.1 人肉搜索的定义第14-15页
    1.2 人肉搜索的基本特征第15-17页
        1.2.1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第15-16页
        1.2.2 传播形式的多样性第16-17页
        1.2.3 参与程度的差异性第17页
    1.3 搜索行动的便捷性第17-19页
第二章 人肉搜索的产生原因第19-24页
    2.1 娱乐事件是人肉搜索的“试金石”第19页
    2.2 网民需求是人肉搜索的原动力第19-20页
    2.3 现实矛盾是人肉搜索的催化剂第20-21页
    2.4 法律不完善助长了人肉搜索的发生第21-22页
    2.5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推进了人肉搜索的滋长第22-24页
第三章 “人肉搜索”案例回顾与特征分析第24-27页
    3.1 案例回顾与特征分析第24-26页
    3.2 案例的总结第26-27页
第四章 “表哥”事件中“人肉搜索”的全程解读第27-32页
    4.1 人肉搜索的肇始第27-28页
    4.2 人肉搜索的转向第28页
    4.3 人肉搜索的持续发展第28-29页
    4.4 人肉搜索冷却后的升温第29页
    4.5 网民人肉搜索与媒体的互动第29-30页
    4.6 人肉搜索的进一步升级第30-32页
第五章 “表哥”事件中“人肉搜索”的新视点第32-39页
    5.1 网民人肉搜索的需求变迁第32-34页
        5.1.1 受众对网络媒体的使用第32-33页
        5.1.2 受众需求的满足第33-34页
    5.2 “表哥”事件中呈现的从众心理第34-35页
    5.3 “表哥”事件中体现的消费文化第35-37页
        5.3.1 “表哥”代表的消费符号第35-36页
        5.3.2 “表哥”事件展现出新媒体时代的消费文化第36-37页
    5.4 “表哥”事件中网民趋于理性的表达第37-39页
第六章 人肉搜索的两面性第39-44页
    6.1 人肉搜索的正面社会影响第39-41页
        6.1.1 借助网民的智慧,有利于问题迅速解决第39-40页
        6.1.2 揭露社会丑闻,有利于维护道德秩序第40页
        6.1.3 行使公民权利,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第40-41页
    6.2 人肉搜索的社会弊端第41-44页
        6.2.1 盲目使用使得泛娱乐化趋势明显第41-42页
        6.2.2 侵犯公民隐私的争议难以避免第42页
        6.2.3 过度人肉搜索容易导致网络暴力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48-49页
承诺书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研究
下一篇:沈阳市老年残疾人居家养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