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乌力吉布林及创作简介 | 第8页 |
二、研究内容及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三、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一)研究专著 | 第10页 |
(二)研究论文 | 第10-12页 |
(三)研讨会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乌力吉布林现代派小说概念释义 | 第14-19页 |
第一节 乌力吉布林小说概念的探索 | 第14-16页 |
一、乌力吉布林现代派小说的形成与发展 | 第14-15页 |
二、乌力吉布林现代派小说概念的探索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乌力吉布林现代派小说概念的定义 | 第16-19页 |
一、“兆幻暗实主义”概念的释义 | 第16-17页 |
二、“兆幻暗实主义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比解析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乌力吉布林现代派小说的文学策略 | 第19-28页 |
第一节 本土性策略 | 第19-23页 |
一、混溶性 | 第19-20页 |
二、兆幻性 | 第20-22页 |
三、繁复性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独创性策略 | 第23-28页 |
一、创新性 | 第24-25页 |
二、深度化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多维的主题 | 第28-42页 |
第一节“焦虑”主题 | 第28-32页 |
一、神经性焦虑 | 第29-31页 |
二、道德性焦虑 | 第31-32页 |
第二节“找寻”主题 | 第32-35页 |
一、“失”的恐慌 | 第33-34页 |
二、“寻”的执著 | 第34-35页 |
第三节“异化”主题 | 第35-42页 |
一、物质对人的异化 | 第37-38页 |
二、社会对人的异化 | 第38-40页 |
三、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