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人际视角下合作的引发情境和促进因素--基于脑间同步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39页
    1.1 合作第15-22页
        1.1.1 合作的界定第15-17页
        1.1.2 合作的认知过程第17-20页
        1.1.3 合作时的脑间同步第20-22页
    1.2 合作的发生第22-32页
        1.2.1 问题的提出第22-23页
        1.2.2 合作的引发:互赖与互动第23-27页
        1.2.3 合作的促进:任务因素和合作者因素第27-32页
    1.3 研究方案第32-39页
        1.3.1 研究内容第32-35页
        1.3.2 研究框架第35-36页
        1.3.3 研究假设第36-37页
        1.3.4 实验技术第37-39页
第二章 实验1: 配合情境与合作第39-52页
    2.1 引言第39-40页
    2.2 方法第40-46页
    2.3 结果第46-50页
        2.3.1 合作的主观感受第46页
        2.3.2 合作的行为表现第46-47页
        2.3.3 合作时脑间同步第47-49页
        2.3.4 脑间同步与合作行为的关系第49-50页
    2.4 讨论第50-52页
第三章 实验2: 迎合情境与合作第52-63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方法第53-56页
    3.3 结果第56-61页
        3.3.1 任务表现第56-57页
        3.3.2 脑间同步第57-58页
        3.3.3 脑间同步对合作行为的作用第58-61页
    3.4 讨论第61-63页
第四章 实验3: 独立情境与合作第63-73页
    4.1 引言第63-64页
    4.2 方法第64-67页
    4.3 结果第67-71页
        4.3.1 任务表现第67-69页
        4.3.2 脑间同步第69-70页
        4.3.3 脑间同步和行为的关联第70-71页
    4.4 讨论第71-73页
第五章 实验4: 任务分工对合作的影响第73-86页
    5.1 引言第73页
    5.2. 方法第73-79页
    5.3 结果第79-83页
        5.3.1 分工形式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第79页
        5.3.2 不同分工形式下的脑间同步第79-81页
        5.3.3 脑间同步和合作行为的相关第81-82页
        5.3.4 脑间功能连通方向性第82-83页
    5.4 讨论第83-86页
第六章 实验5: 性别组合对合作的影响第86-95页
    6.1 引言第86页
    6.2. 方法第86-87页
    6.3 结果第87-92页
        6.3.1 性别组合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第87-89页
        6.3.2 性别组合对脑间同步的影响第89-91页
        6.3.3 脑间同步与合作行为的相关第91-92页
    6.4 讨论第92-95页
第七章 实验6: 关系类别对合作的影响第95-106页
    7.1 引言第95-96页
    7.2 方法第96-99页
    7.3 结果第99-104页
        7.3.1 关系类别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第99-101页
        7.3.2 关系类别对脑间同步的影响第101-102页
        7.3.3 脑间同步与合作行为的相关第102-103页
        7.3.4 脑间功能连通方向性第103-104页
    7.4 讨论第104-106页
第八章 总讨论第106-127页
    8.1 研究发现第106-109页
    8.2 合作的脑基础第109-113页
        8.2.1 合作与脑间同步第109-111页
        8.2.2 合作的神经网络第111-113页
    8.3 合作的引发情境第113-117页
        8.3.1 个体间互动与合作第113-115页
        8.3.2 个体间互赖关系与合作第115-116页
        8.3.3 合作的引发:互赖与互动第116-117页
    8.4 合作的促进因素第117-123页
        8.4.1 任务因素对合作的影响第117-120页
        8.4.2 合作者因素对合作的影响第120-122页
        8.4.3 提升合作的可能途径:人际互补第122-123页
    8.5 研究局限第123-127页
        8.5.1 干扰合作时脑间同步的因素第124-125页
        8.5.2 对合作成功进行操作化界定的思考第125-127页
第九章 结论第127-131页
    9.1 研究结论第127-128页
    9.2 研究意义和启示第128-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50页
附录第150-158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8-160页
后记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主体发展干预研究--文化心理学视角
下一篇: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理化特征的检测和表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