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刑法》第306条的基本内容 | 第10-17页 |
(一) 概念和构成要件 | 第10-14页 |
1. 概念 | 第10-12页 |
2. 构成要件 | 第12-14页 |
(二) 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 第14-17页 |
1. 与伪证罪的界限 | 第14-16页 |
2. 与妨害作证罪的界限 | 第16-17页 |
二、《刑法》第306条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一) 罪名确定缺乏科学性 | 第17-18页 |
(二) 主体界定不准 | 第18-19页 |
(三) 客观罪状表述不清 | 第19页 |
(四) 刑罚适用不明确 | 第19-20页 |
三、完善建议 | 第20-24页 |
(一) 重新确定罪名 | 第20-21页 |
(二) 对主体进行重新界定 | 第21页 |
(三) 规范模糊用语 | 第21-23页 |
(四) 明确刑罚标准 | 第23-24页 |
结论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