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吉林省高校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述及理论依据 | 第15-21页 |
2.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概述 | 第15-17页 |
2.1.1 价值观的内涵 | 第15页 |
2.1.2 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及属性 | 第15-16页 |
2.1.3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及特征 | 第16-17页 |
2.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2.2.1 马克思职业价值观 | 第17-19页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9-21页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21-34页 |
3.1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调研 | 第21-25页 |
3.1.1 调研对象 | 第21页 |
3.1.2 调研工具 | 第21-24页 |
3.1.3 调研结果 | 第24-25页 |
3.2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2.1 服务意识淡薄 | 第26页 |
3.2.2 从众心理凸显 | 第26页 |
3.2.3 职业规划欠缺 | 第26-27页 |
3.2.4 享乐主义滋生 | 第27页 |
3.2.5 敬业精神缺乏 | 第27-28页 |
3.3 影响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因素 | 第28-34页 |
3.3.1 学校因素 | 第28-29页 |
3.3.2 社会因素 | 第29-31页 |
3.3.3 家庭因素 | 第31-32页 |
3.3.4 学生因素 | 第32-34页 |
第4章 解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的对策 | 第34-41页 |
4.1 完善社会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上的保障作用 | 第34-35页 |
4.1.1 营造健康和谐的择业竞争环境 | 第34页 |
4.1.2 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 第34-35页 |
4.2 加强高校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上的引导作用 | 第35-37页 |
4.2.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 第35页 |
4.2.2 落实课程体系改革 | 第35-36页 |
4.2.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 第36页 |
4.2.4 丰富实践体验活动 | 第36-37页 |
4.3 发挥家庭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上的熏陶作用 | 第37-38页 |
4.3.1 转变教育理念 | 第37页 |
4.3.2 改变教育方式 | 第37-38页 |
4.3.3 充实教育内容 | 第38页 |
4.4 激发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上的主体作用 | 第38-41页 |
4.4.1 提升职业道德品质 | 第38-39页 |
4.4.2 丰富社会实践经历 | 第39页 |
4.4.3 增强职业规划意识 | 第39-40页 |
4.4.4 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 第40页 |
4.4.5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 | 第40-4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A: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 第46-49页 |
附录B: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访谈提要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