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像旋补偿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1.2.1 电子消旋 | 第17-18页 |
1.2.2 光学消旋 | 第18-20页 |
1.2.3 机械消旋 | 第20-24页 |
1.3 航空相机动态调制传递函数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3.1 动态MTF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1.3.2 动态MTF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7-2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28-29页 |
第2章 基于扫描镜旋转的航空相机成像系统分析及建模 | 第29-39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扫描镜旋转成像特性分析 | 第29-32页 |
2.2.1 反射矢量公式 | 第29-30页 |
2.2.2 反射作用矩阵 | 第30页 |
2.2.3 矢量转动公式 | 第30-32页 |
2.3 像面旋转产生原因 | 第32-35页 |
2.4 航空相机消旋特性分析 | 第35-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基于双向控制结构的航空相机像旋补偿系统设计 | 第39-61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双向控制原理 | 第40-42页 |
3.2.1 双向控制系统 | 第40-41页 |
3.2.2 系统的透明性 | 第41-42页 |
3.3 基于双向控制结构的航空相机像旋补偿系统 | 第42-48页 |
3.3.1 四通道双向控制结构像旋补偿系统设计 | 第42-44页 |
3.3.2 双向控制结构像旋补偿系统消旋原理 | 第44-46页 |
3.3.3 双向控制结构像旋补偿系统性能分析 | 第46-48页 |
3.4 内环补偿器优化设计 | 第48-52页 |
3.4.1 内环补偿器设计 | 第48-50页 |
3.4.2 干扰观测器优化 | 第50-51页 |
3.4.3 设计步骤 | 第51-52页 |
3.5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52-60页 |
3.5.1 仿真验证 | 第52-54页 |
3.5.2 实验验证 | 第54-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基于动态调制传递函数的双向控制像旋补偿性能评估 | 第61-91页 |
4.1 引言 | 第61-62页 |
4.2 动态调制传递函数原理 | 第62-64页 |
4.2.1 MTF定义 | 第62-63页 |
4.2.2 MTF物理意义 | 第63-64页 |
4.3 动态调制传递函数测量方法 | 第64-69页 |
4.3.1 传统刃边法 | 第64-67页 |
4.3.2 倾斜刃边法 | 第67-69页 |
4.4 极坐标动态调制传递函数 | 第69-73页 |
4.4.1 光学传递函数极坐标形式 | 第69-72页 |
4.4.2 旋转运动动态MTF | 第72-73页 |
4.5 像面旋转动态调制传递函数分析 | 第73-78页 |
4.5.1 匀速旋转下动态MTF分析 | 第73-75页 |
4.5.2 正弦旋转下动态MTF分析 | 第75-78页 |
4.6 像面旋转动态MTF测量方法 | 第78-81页 |
4.6.1 旋转模糊图像特性分析 | 第78-79页 |
4.6.2 沿模糊路径测量动态MTF方法 | 第79-81页 |
4.7 动态成像实验 | 第81-90页 |
4.7.1 实验方案 | 第81-82页 |
4.7.2 旋转像移MTF测量方法 | 第82-83页 |
4.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3-90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5页 |
5.1 主要研究工作 | 第91-92页 |
5.2 学位论文创新点 | 第92页 |
5.3 展望 | 第92-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03-105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