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1 土地复垦 | 第20页 |
2.1.2 土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 | 第20页 |
2.1.3 土地复垦标准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页 |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第21页 |
2.2.3 区域差异理论 | 第21-23页 |
3 土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 第23-32页 |
3.1 土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6页 |
3.1.1 土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3页 |
3.1.2 土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26页 |
3.2 确定土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 | 第26-30页 |
3.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0-32页 |
4 项目区土地复垦综合效益实证分析 | 第32-48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32-33页 |
4.1.1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 第32-33页 |
4.1.2 土地复垦现状 | 第33页 |
4.2 项目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34页 |
4.3 隶属度函数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34-35页 |
4.4 评价指标模糊隶属度的确定 | 第35-36页 |
4.5 项目区土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36-45页 |
4.5.1 经济效益评价 | 第36-38页 |
4.5.2 社会效益评价 | 第38-41页 |
4.5.3 生态效益评价 | 第41-43页 |
4.5.4 综合效益评价 | 第43-45页 |
4.6 项目区土地复垦综合效益水平对比分析 | 第45-4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8-52页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5.2 对策 | 第49-50页 |
5.3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