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公告送达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2-18页 |
1.1 公告送达的概念及法律价值 | 第12-13页 |
1.2 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 | 第13-15页 |
1.3 公告送达的方式及内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公告送达的现状 | 第18-24页 |
2.1 公告送达实际效果差 | 第18-21页 |
2.1.1 当事人刻意回避 | 第19页 |
2.1.2 媒介过于小众,受众少 | 第19页 |
2.1.3 使用张贴公告存在缺陷 | 第19-20页 |
2.1.4 期限长、花费大、诉累重 | 第20页 |
2.1.5 农村流动人口大,老龄化人口加剧 | 第20-21页 |
2.2 公告送达方式被滥用 | 第21-23页 |
2.2.1 原告方面的原因 | 第21-22页 |
2.2.2 法院方面的原因 | 第22-23页 |
2.2.3 法律规定不具体 | 第23页 |
2.3 公告送达的诉讼信息传播价值被忽略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域外民事公告送达制度的考察分析 | 第24-30页 |
3.1 德国公告送达制度 | 第24-25页 |
3.2 美国公告送达制度 | 第25-26页 |
3.3 法国公告送达制度 | 第26-27页 |
3.4 其他地区公告送达制度 | 第27-28页 |
3.5 公告送达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公告送达制度完善的建议 | 第30-36页 |
4.1 新时期采用创新的方式送达公告 | 第30-31页 |
4.2 明确原告责任,建立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处罚制度 | 第31-32页 |
4.3 完善送达程序,明确法院责任 | 第32-33页 |
4.4 创新送达途径,保障受送达人权益 | 第33-34页 |
4.5 科学分配生效时间 | 第34-35页 |
4.6 完善公告内容,强化公告送达的释明权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