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群治文学观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一章 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消解 | 第15-21页 |
·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 第15-17页 |
·传统经世思想的消解 | 第17-19页 |
·创办报刊文化救国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新民理论的形成 | 第21-28页 |
·新民思想的提出 | 第21-22页 |
·新民与西方社会进化论 | 第22-24页 |
·新民思想的内涵 | 第24-28页 |
第三章 群治文学观的提出及内涵 | 第28-38页 |
·群·群性·群治 | 第28-30页 |
·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 第30-33页 |
·群治文学观的文化内涵 | 第33-38页 |
·“群”观念聚合现代民族精神 | 第33-34页 |
·“他境界”展示历史进化大趋势 | 第34-35页 |
·“言文一致”的新式语体风格 | 第35-36页 |
·“新小说”构建市民文化空间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群治文学观的价值及影响 | 第38-47页 |
·小说地位中心化对文体格局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为近代白话文的出现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 第39-42页 |
·引进西方文论话语丰富文学批评理论 | 第42-43页 |
·对鲁迅等文学巨擘产生深远影响 | 第43-45页 |
·解放妇女思想推动中国妇女运动 | 第45-47页 |
余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4-55页 |
承诺书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