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枯草芽孢杆菌体外降解饲料蛋白的差异及编码蛋白酶基因的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背景 | 第11-12页 |
·微生态制剂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 | 第13-16页 |
·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 第13-14页 |
·发酵脱霉、脱毒、去除抗性因子 | 第14页 |
·增强动物免疫力 | 第14-15页 |
·强化有益菌,抑制病原菌 | 第15页 |
·改善饲料品质 | 第15页 |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第15-16页 |
·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 | 第16页 |
·液体深层发酵 | 第16页 |
·固体发酵 | 第16页 |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的临床应用效果 | 第16-18页 |
·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在禽饲料中的应用 | 第17页 |
·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影响微生物降解饲料的因素 | 第18-19页 |
·菌种的选择 | 第18页 |
·饲料蛋白结构 | 第18页 |
·发酵工艺条件 | 第18-19页 |
·发酵基质的性质 | 第19页 |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局限 | 第19-20页 |
·携带并转移抗性基因 | 第19页 |
·微生物安全性 | 第19-20页 |
·发酵饲料添加量 | 第20页 |
·完善行业检测标准 | 第20页 |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2.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试验菌株与饲料原料 | 第21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21页 |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21-22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22页 |
3. 试验方法 | 第22-28页 |
·菌株的优化培养 | 第22-23页 |
·菌株的复苏、复壮 | 第22页 |
·最适温度的确定 | 第22页 |
·最适PH的确定 | 第22-23页 |
·活菌计数 | 第23页 |
·固体发酵正交试验 | 第23-24页 |
·菌粉保存试验 | 第24页 |
·菌粉制作 | 第24页 |
·菌株复活试验 | 第24页 |
·芽孢计数 | 第24页 |
·菌株降解蛋白质的能力 | 第24-26页 |
·产蛋白质酶能力鉴定 | 第24页 |
·粗酶液提取 | 第24页 |
·酶解产物的制备 | 第24-25页 |
·检测菌株降解蛋白的能力 | 第25页 |
·检测菌株降解饲料的能力 | 第25-26页 |
·编码蛋白酶基因的研究 | 第26-28页 |
·菌株培养 | 第26页 |
·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页 |
·PCR特异性扩增 | 第26页 |
·PCR产物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6-28页 |
·数据分析 | 第28页 |
4. 试验结果 | 第28-48页 |
·菌株的优化培养 | 第28-30页 |
·培养温度的优化结果 | 第28-29页 |
·培养pH的优化结果 | 第29-30页 |
·固体发酵正交试验 | 第30-33页 |
·菌粉保存试验 | 第33-34页 |
·菌株降解蛋白质能力 | 第34-40页 |
·菌株产蛋白酶能力试验 | 第34-35页 |
·菌株降解蛋白试验 | 第35-39页 |
·菌株降解饲料试验 | 第39-40页 |
·编码蛋白酶基因的研究 | 第40-48页 |
·PCR特异性扩增结果 | 第40-41页 |
·阳性克隆产物的PCR鉴定结果 | 第41-42页 |
·蛋白酶基因序列分析 | 第42-45页 |
·蛋白序列分析 | 第45-48页 |
5. 讨论 | 第48-56页 |
·益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8-49页 |
·固体发酵正交试验 | 第49-50页 |
·微生态制剂保存问题 | 第50-51页 |
·菌株降解蛋白质能力 | 第51-54页 |
·降解底物的选择 | 第51-52页 |
·菌株对蛋白的降解能力 | 第52-54页 |
·蛋白酶基因结构分析 | 第54-56页 |
·中性蛋白酶基因序列的分析 | 第54-55页 |
·中性蛋白酶的结构预测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6-57页 |
7.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