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岁儿童乘员有限元模型的胸部碰撞损伤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儿童乘员在碰撞事故中的损伤机理 | 第9-10页 |
·国内外儿童乘员保护现状与相关法规 | 第10-11页 |
·儿童约束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 第11-12页 |
·儿童约束系统的组成 | 第11-12页 |
·儿童约束系统的分类 | 第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8页 |
·传统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有限元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创新点 | 第19-21页 |
2 儿童胸部损伤 | 第21-27页 |
·胸部的生理解剖学特征 | 第21-24页 |
·胸廓 | 第21-22页 |
·肌肉 | 第22-23页 |
·软组织器官 | 第23-24页 |
·胸部损伤机理 | 第24-25页 |
·胸部耐受限度及损伤准则 | 第25-27页 |
3 六岁儿童乘员胸部几何模型的构建 | 第27-39页 |
·六岁儿童乘员几何模型的构建 | 第29-30页 |
·脊柱几何模型的构建 | 第30-33页 |
·脊柱解剖学结构 | 第30-31页 |
·脊柱几何模型的调节 | 第31-33页 |
·胸腔几何模型的调节 | 第33-34页 |
·胸部其他部位几何模型的构建 | 第34-39页 |
4 六岁儿童乘员胸部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第39-56页 |
·胸部各组织几何模型的网格划分及连接 | 第39-51页 |
·网格划分的原则 | 第39-41页 |
·网格的类型 | 第41页 |
·胸腔几何模型的网格划分及连接 | 第41-43页 |
·胸椎几何模型的网格划分及连接 | 第43-48页 |
·胸腔与椎体的连接 | 第48-49页 |
·胸部其他部位的网格划分与连接 | 第49-51页 |
·胸部网格模型的质量检查 | 第51-53页 |
·胸部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的构建 | 第53-56页 |
5 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第56-64页 |
·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及相关理论 | 第56-59页 |
·模型的评价方法 | 第59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59-64页 |
6 侧面碰撞响应分析 | 第64-7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8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10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