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 ·汞及其化合物的来源及危害 | 第11-12页 |
| ·汞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5页 |
| ·吸附剂吸附汞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吸附剂的表面孔隙结构 | 第15-16页 |
| ·吸附剂表面化学结构 | 第16页 |
| ·吸附剂表面改性对其吸附汞的影响 | 第16-1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8-20页 |
| 第2章 汞吸附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进展 | 第20-28页 |
| ·量子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20-23页 |
| ·从头计算分子轨道法 | 第20-21页 |
| ·半经验分子轨道法 | 第21-22页 |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2-23页 |
| ·量子化学理论在气固吸附机理中的应用 | 第23-27页 |
| ·炭基类吸附剂吸附汞的量子化学研究 | 第23-26页 |
| ·非炭基类吸附剂吸附汞的量子化学研究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含氧官能团对活性炭纤维吸附单质汞的影响 | 第28-38页 |
| ·活性炭纤维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28-31页 |
| ·活性炭纤维表面的模拟 | 第28-29页 |
| ·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 ·活性炭纤维表面的吸附Hg~0 | 第31-33页 |
| ·不同含氧官能团对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Hg~0的影响 | 第33-37页 |
| ·不同含氧官能团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Hg~0 | 第33-34页 |
| ·含氧官能团在活性炭纤维表面不同活性位吸附Hg~0 | 第34-35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载硫及烟气中二氧化硫对活性炭纤维吸附单质汞的影响 | 第38-48页 |
| ·载硫对活性炭纤维吸附Hg~0的影响 | 第38-43页 |
| ·活性炭纤维表面载硫的吸附构型 | 第39页 |
| ·载硫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Hg~0 | 第39-42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 ·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对活性炭纤维吸附Hg~0的影响 | 第43-47页 |
| ·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SO_2的构型 | 第44-45页 |
| ·含SO_2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Hg~0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氯原子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汞及汞的氯化物的影响 | 第48-65页 |
| ·活性炭纤维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48-50页 |
| ·G表面吸附Hg~0 | 第50-55页 |
| ·G-Cl表面吸附Hg~0 | 第52-55页 |
| ·G表面吸附Hg Cl | 第55-61页 |
| ·G-Cl表面吸附Hg Cl | 第58-61页 |
| ·G表面吸附Hg Cl_2 | 第61-63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附录 | 第68-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