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管理理论的武警执勤中队考评研究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国外绩效管理思想 | 第14-15页 |
| ·国内绩效管理思想 | 第15-16页 |
| ·军队绩效管理思想 | 第16-1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 ·绩效的定义 | 第19-20页 |
| ·绩效是结果 | 第19页 |
| ·绩效是行为 | 第19页 |
| ·高绩效与员工素质的关系 | 第19-20页 |
| ·绩效考评 | 第20-23页 |
| ·绩效考评概念 | 第20-21页 |
| ·绩效考评目的 | 第21-22页 |
| ·绩效考评技术 | 第22-23页 |
| ·绩效管理 | 第23-25页 |
| ·绩效管理概念 | 第23-24页 |
|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关系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执勤中队考评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 ·传统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 ·问题的原因 | 第26-27页 |
| ·现阶段执勤中队建设要求 | 第27-31页 |
| 第四章 执勤中队绩效考评体系构造 | 第31-63页 |
| ·平衡计分卡概述 | 第31-33页 |
|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 | 第31页 |
| ·平衡计分卡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 第32-33页 |
| ·执勤中队绩效考评平衡计分卡四维度转换 | 第33-37页 |
| ·修正的必要性 | 第33页 |
| ·修正的内容 | 第33-35页 |
| ·执勤中队平衡计分卡包含的平衡 | 第35-36页 |
| ·执勤中队平衡计分卡四维度之间的关系 | 第36-37页 |
| ·构建执勤中队绩效考评KPI指标体系 | 第37-40页 |
| ·KPI的含义 | 第37-38页 |
| ·KPI的设计原则 | 第38-39页 |
| ·构建KPI指标体系的程序 | 第39-40页 |
| ·运用平衡计分卡建立执勤中队绩效考评KPI体系 | 第40-49页 |
| ·执勤中队绩效考评KPI假定 | 第40-41页 |
| ·KPI假定的重要程度分析 | 第41-48页 |
| ·执勤中队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建立 | 第48-49页 |
| ·执勤中队绩效考评KPI权重的确定 | 第49-56页 |
| ·权重确定方法 | 第49-50页 |
|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步骤 | 第50-53页 |
|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执勤中队绩效考评KPI权重 | 第53-56页 |
| ·制定执勤中队绩效考评标准体系 | 第56-63页 |
| ·绩效标准的分类 | 第56-57页 |
| ·设计执勤中队KPI评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 第57-58页 |
| ·执勤中队绩效考评标准体系的建立 | 第58-63页 |
| 第五章 执勤中队绩效考评实例分析 | 第63-75页 |
| ·基本情况 | 第63页 |
| ·执勤中队绩效考评流程设计 | 第63-64页 |
| ·执勤中队绩效考评配套措施 | 第64-66页 |
| ·绩效考评机构的设立与职责 | 第64页 |
| ·制定考评方案 | 第64-65页 |
| ·绩效考评人员的选择并对考评者和被考评者进行培训 | 第65页 |
| ·绩效跟踪和加强沟通 | 第65-66页 |
| ·实施年终综合考评 | 第66-73页 |
| ·确定考评等级和方法 | 第66页 |
| ·制定考评量表 | 第66-68页 |
| ·计算绩效分值 | 第68-73页 |
| ·绩效反馈 | 第73页 |
| ·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 第73-75页 |
| ·绩效改进 | 第73-74页 |
| ·绩效激励 | 第74-75页 |
| 结束语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