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高速并联机械手臂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3页
1 绪论第13-20页
   ·并联机器人的发展及研究概况第13-15页
   ·并联机器人的目前应用现状第15页
   ·并联机器人的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发展概况第15-17页
   ·工业机器人的优化的轨迹规划研究概况第17-18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高速并联机械手臂的控制策略研究第20-35页
   ·引言第20页
   ·高速并联机械手的ADRC 控制器的设计第20-27页
   ·基于传统PD 的力矩控制前馈的滑模自适应控制算法第27-28页
   ·基于Kalman 算法的电流滤波和负载力矩的辨识第28-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高速并联机械手臂的最优的轨迹规划研究第35-47页
   ·引言第35页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目标函数的确定第35-39页
   ·目标函数的优化算法第39-42页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42-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并联机器人的系统模型建立及其算法仿真第47-59页
   ·并联机器人系统的参数化模型的建立第47-55页
   ·PD 滑模自适应控制算法的仿真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5 并联机器人控制部分的实现方案第59-69页
   ·电路以及系统结构第59-60页
   ·机器人的关节位置检测第60页
   ·驱动器第60页
   ·DSP 系统资源分配第60-61页
   ·控制系统算法及程序第61页
   ·控制系统主程序第61-62页
   ·控制系统初始化程序第62-63页
   ·中断服务子程序第63-64页
   ·电流采样子程序第64-65页
   ·DSP 与解码电路数据控制通讯子程序第65-66页
   ·机械手关节速度计算子程序第66页
   ·机械手关节给定信号计算子程序第66-67页
   ·力矩误差PID 调节子程序第67-68页
   ·位置环PD 调节子程序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6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69-73页
   ·实验平台第69-70页
   ·实验结果第70-72页
   ·实验结果的分析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作者简历第79-8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1-82页
详细摘要第82-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依兰油页岩分级萃取物的结构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