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超然主计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状况 | 第10-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超然主计制度的由来 | 第17-23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背景 | 第17-21页 |
·没有国家预算的民国二十年 | 第17-19页 |
·统制经济下财政分权思想兴起 | 第19-20页 |
·五权政治要求预算编制机关地位超然 | 第20-21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提出 | 第21-23页 |
第3章 超然主计制度的制度设计和行政建制详细研究 | 第23-32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制度设计 | 第23-26页 |
·主计处的详细设置 | 第23-25页 |
·会计处的详细设置 | 第25-26页 |
·超然主计制度与联综组织 | 第26-28页 |
·旧有“一条鞭法”的不足 | 第26-27页 |
·超然主计制度与联综组织 | 第27-28页 |
·超然主计制度与行政三联制 | 第28-29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作用机制简介 | 第29-32页 |
·中央预算的办理程序 | 第29页 |
·地方预算的办理程序 | 第29-32页 |
第4章 关于超然主计制度的争议 | 第32-41页 |
·训政时期关于超然主计制度的争议 | 第32-36页 |
·预算编制权的归属问题 | 第32-35页 |
·超然主计制度下预算的效力讨论 | 第35-36页 |
·超然主计制度不合五权政治的宗旨 | 第36页 |
·宪政时期关于主计处存废的争论 | 第36-41页 |
·主张超然主计制度不变 | 第37-38页 |
·主计处的归属讨论 | 第38-39页 |
·行宪后主计处的“超然性”讨论 | 第39-41页 |
第5章 超然主计制度的特点和评价 | 第41-47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特点 | 第41-45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超然性 | 第41-42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联综性 | 第42-44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事务性 | 第44-45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评价 | 第45-47页 |
·主计制度的法令建设完善 | 第45页 |
·主计职权实行不力 | 第45-47页 |
第6章 超然主计制度的归宿和启示 | 第47-52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归宿 | 第47-49页 |
·超然主计制度的启示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