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定义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概述 | 第16-25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建立的背景 | 第16-21页 |
·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大规模超收的现实 | 第16-19页 |
·财政超收引发的问题 | 第19-21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第21-22页 |
·地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第22-23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意义 | 第23-25页 |
·规范财政超收收入的预算管理机制 | 第23页 |
·完善我国的财政应急储备制度 | 第23-24页 |
·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运行机制及问题分析 | 第25-34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运行机制 | 第25-30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收入机制 | 第25-27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使用机制 | 第27-29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监督机制 | 第29-30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相关法律制度缺位 | 第30-32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存在可持续性风险 | 第32-33页 |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设立的政府层级问题尚未明确 | 第33-34页 |
第4章 国外预算稳定基金的经验借鉴 | 第34-42页 |
·美国各州的预算稳定基金 | 第34-36页 |
·美国各州预算稳定基金的法律制度 | 第34页 |
·美国各州预算稳定基金的收入来源 | 第34-35页 |
·美国各州预算稳定基金的使用规则 | 第35-36页 |
·美国各州预算稳定基金的使用方向 | 第36页 |
·俄罗斯联邦预算稳定基金 | 第36-39页 |
·俄罗斯联邦预算稳定基金的法律制度 | 第36-37页 |
·俄罗斯联邦预算稳定基金的收入来源 | 第37页 |
·俄罗斯预算稳定基金的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俄罗斯联邦预算稳定基金的使用情况 | 第38-39页 |
·资源型财政国家的预算稳定基金 | 第39-40页 |
·资源型财政国家预算稳定基金的收入来源 | 第39页 |
·资源型财政国家预算稳定基金的使用情况 | 第39-40页 |
·资源型财政国家预算稳定基金的管理制度 | 第40页 |
·预算稳定基金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40-42页 |
·健全的预算稳定基金法律制度 | 第40页 |
·长期稳定的预算稳定基金收入筹集渠道 | 第40-41页 |
·规范的预算稳定基金使用机制 | 第41页 |
·成熟的预算稳定基金投资机制 | 第41-42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运行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42-49页 |
·对于我国预算稳定基金运行机制的思考 | 第42-43页 |
·问题的提出: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否需要财政储备导向 | 第42-43页 |
·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走向分析 | 第43页 |
·完善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运行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43-49页 |
·完善我国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43-44页 |
·完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收入机制 | 第44-45页 |
·严格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使用规则 | 第45-46页 |
·规范县级政府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设立 | 第46-47页 |
·按收入来源拆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