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国内《伊利亚特》研究的冰封期与复苏期 | 第10-16页 |
| 一、1949 年至 1979 年特殊国情状态下的《伊利亚特》研究 | 第10-12页 |
| 二、20 世纪 80 年代国内对《伊利亚特》的研究 | 第12-16页 |
| (一)《伊利亚特》在翻译层面上取得的进步 | 第12-13页 |
| (二)国内对《伊利亚特》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 第13-14页 |
| (三)80 年代国内关于《伊利亚特》在文学史层面的研究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国内《伊利亚特》研究的成熟期 | 第16-27页 |
| 一、关于《伊利亚特》英雄观的研究 | 第17-18页 |
| 二、关于《伊利亚特》女性观的研究 | 第18-19页 |
| 三、关于《伊利亚特》价值观的研究 | 第19-22页 |
| 四、关于《伊利亚特》主题的分类研究 | 第22-23页 |
| 五、关于《伊利亚特》作者与出处的研究 | 第23-24页 |
| 六、90 年代至今关于《伊利亚特》在文学史层面的研究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从比较文学视角看国内对《伊利亚特》的研究 | 第27-38页 |
| 一、民族的对话,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伊利亚特》 | 第27-35页 |
| (一)《伊利亚特》与《诗经》之间的比较 | 第27-30页 |
| (二)《伊利亚特》与《史记》《左传》《离骚》之间的比较 | 第30-32页 |
| (三)《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之间的比较 | 第32-33页 |
| (四)《伊利亚特》与《江格尔》、《格萨尔》之间的比较 | 第33-35页 |
| 二、透过《伊利亚特》谈电影《特洛伊》 | 第35-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 后记 | 第45-46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