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第一章 《基本药物目录》与《医保目录》的现行模式 | 第11-17页 |
·《基本药物目录》与《医保目录》的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目录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基本药物目录》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医保目录》的发展历程 | 第13页 |
·基本药品目录和《医保目录》的基本框架 | 第13-15页 |
·《基本药物目录》的基本框架 | 第13-14页 |
·医保目录的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新《基本药物目录》和新《医保目录》的变化特点 | 第15-16页 |
·新《基本药物目录》的变化特点 | 第15页 |
·新《医保目录》的变化特点 | 第15-16页 |
·《基本药物目录》与《医保目录》对比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并行局面的形成及并行中出现的问题 | 第17-26页 |
·《基本药物目录》与《医保目录》并行局面的形成 | 第17-18页 |
·基本药物"有目录无制度" | 第17页 |
·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建立 | 第17-18页 |
·从"并存"到"并行" | 第18页 |
·《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并行中出现的的问题 | 第18-26页 |
·目录并行下管理难度增大 | 第18-19页 |
·两目录共存产生社会医疗成本过大 | 第19-21页 |
·目录共存将产生更大的腐败空间 | 第21-22页 |
·药品价格走向两大极端 | 第22-23页 |
·《基本药物目录》“倒逼”《医保目录》退出基层医疗机构—基层"无药可用" | 第23-24页 |
·两目录共存导致卫生工作者和公众认识上的混乱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的衔接性分析 | 第26-35页 |
·《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衔接模式分析 | 第26-28页 |
·《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的“合并说” | 第26页 |
·我国目录衔接的发展模式思考 | 第26-28页 |
·《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有效衔接下的功能分析 | 第28-31页 |
·促进合理用药 | 第28-29页 |
·控制药品价格和个人药品费用 | 第29-30页 |
·提高公众的药物可获得性 | 第30-31页 |
·《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衔接将面临的挑战 | 第31-35页 |
·医保体系统建设水平 | 第31页 |
·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 | 第31-33页 |
·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的现状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衔接的建议 | 第35-44页 |
·完善目录相关部门的管理衔接,推动目录衔接工作的开展 | 第35-36页 |
·完善配套措施,保证两目录衔接的有效落实 | 第36-40页 |
·进一步完善药物遴选机制 | 第36-37页 |
·进行药品定价机制的改革 | 第37-38页 |
·加强药品生产机制建设 | 第38-39页 |
·制定相应药品使用机制 | 第39-40页 |
·推动医疗改革,营造两目录衔接的良好政策环境 | 第40-42页 |
·进一步推动医保改革 | 第40-41页 |
·加大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结束"以药养医"局面 | 第41-42页 |
·提高公众参与度,保证两目录衔接的深入开展 | 第42-44页 |
·知情权 | 第42页 |
·参与权 | 第42-43页 |
·监督权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