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企业公共外交研究--以华为对非公共外交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6页 |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第1章 跨国企业开展公共外交的理论阐释 | 第16-23页 |
| ·企业公共外交概述 | 第16-20页 |
| ·企业公共外交产生背景 | 第16-18页 |
| ·企业公共外交理论的内涵 | 第18-20页 |
| ·跨国企业开展公共外交的路径 | 第20-23页 |
| ·以企业为载体进行母国文化的传播 | 第20-21页 |
| ·企业通过自身形象建设改善国家形象 | 第21-22页 |
| ·借力社会化媒体提升舆论引导力 | 第22-23页 |
| 第2章 华为对非公共外交实践研究 | 第23-37页 |
| ·通过良好企业形象和产品服务增进国家形象 | 第23-26页 |
| ·华为在非的发展理念 | 第24页 |
| ·华为在非的发展成就 | 第24-25页 |
| ·华为在非的企业形象 | 第25-26页 |
| ·通过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 第26-34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26-29页 |
|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公共外交的关系 | 第29-31页 |
| ·华为在非履行社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 第31-34页 |
| ·华为在非开展文化活动传播母国价值观 | 第34-37页 |
| ·以企业文化为载体传播母国价值观 | 第34-36页 |
| ·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传播母国价值观 | 第36-37页 |
| 第3章 华为对非开展公共外交的阻碍因素分析 | 第37-47页 |
| ·西方价值观对中国形象的冲击 | 第37-38页 |
| ·在非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动荡的投资环境 | 第38-40页 |
| ·多变的政治局势 | 第39页 |
| ·新型暴力风险 | 第39-40页 |
| ·投资保护主义在非兴起 | 第40-43页 |
| ·投资保护主义的内涵 | 第40-41页 |
| ·投资保护主义与跨国企业公共外交 | 第41-42页 |
| ·投资保护主义在非兴起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 第42-43页 |
| ·华为在非发展的短板——欠缺舆论引导力 | 第43-44页 |
| ·舆论引导力对企业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 第43页 |
| ·华为对非舆论引导力匮乏 | 第43-44页 |
| ·华为在非发展的绊脚石——企业形象有待改善 | 第44-47页 |
| ·华为公司缺乏透明度 | 第45-46页 |
| ·过于强势的企业文化 | 第46-47页 |
| 第4章 对中国跨国企业公共外交的启示 | 第47-52页 |
| ·将跨国企业公共外交纳入中国公共外交战略框架之中 | 第47-48页 |
| ·将跨国企业纳入公共外交主体 | 第47-48页 |
| ·加强对跨国企业公共外交和东道国的研究 | 第48页 |
| ·中国跨国企业必须发展公共外交能力 | 第48-51页 |
|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 第49页 |
| ·提升媒体意识,主动利用当地媒体 | 第49页 |
| ·加强公共外交研究和高管技能培训 | 第49-50页 |
| ·设立公共外交机构进行游说活动 | 第50页 |
| ·重视公益活动和文化传播 | 第50页 |
| ·促进与国际公众的良性互动 | 第50-51页 |
| ·确立跨国企业与政府“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 | 第51-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件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