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36页 |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选题缘由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9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21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1-28页 |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研究目标、思路及方法 | 第29-31页 |
·研究目标 | 第29-30页 |
·研究思路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 | 第31-3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31页 |
·研究的局限 | 第31-32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2-34页 |
·终身教育理论 | 第32页 |
·成人学习理论 | 第32-33页 |
·大学教师发展理论 | 第33-3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4-36页 |
·美国高等院校 | 第34页 |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 | 第34-36页 |
2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历史演变 | 第36-45页 |
·制度认同:初现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 第36-39页 |
·重在研讨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基本问题 | 第37-38页 |
·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以教学为主 | 第38页 |
·高校教师发展体系的建构以项目制为基础 | 第38-39页 |
·外延扩张:繁荣阶段(20世纪80年代) | 第39-41页 |
·重在探究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 | 第39-40页 |
·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日渐丰富 | 第40-41页 |
·高校教师发展体系的有效性受到重视 | 第41页 |
·内涵发展:变革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41-45页 |
·重在寻求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转型之路 | 第42-43页 |
·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与时代偕行 | 第43-44页 |
·高校教师发展体系的建构业已成熟 | 第44-45页 |
3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使命宣言及其评价 | 第45-59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使命宣言”文本概况 | 第46-48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使命宣言”特点 | 第48-55页 |
·“传统延伸类”使命特点 | 第48-50页 |
·“扎实进取类”使命特点 | 第50-53页 |
·“综合类”使命特点 | 第53-55页 |
·对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使命宣言”的评价 | 第55-59页 |
·使命设定基于成人教育思想 | 第55-56页 |
·使命调整结合时代特征 | 第56页 |
·使命践行富含人本主义精神 | 第56-57页 |
·部分机构的使命表述与学校使命错位 | 第57页 |
·部分机构的使命设定与自身实力相悖 | 第57-59页 |
4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方略及其评价 | 第59-70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领导方略文本分析 | 第59-62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领导方略文本关键词词频分析 | 第59-61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领导方略文本聚类分析 | 第61-62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领导方略的主要特点 | 第62-67页 |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踏实稳健地开展中心工作 | 第62-63页 |
·立足教师发展的时代背景,彰显教师发展的时代特征 | 第63-64页 |
·开展智库式人才队伍建设,通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 第64-65页 |
·引导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 第65页 |
·实现运行模式制度化,保障中心工作的有条不紊 | 第65-66页 |
·整合资源促进中心发展,坚持回馈实现社会化服务 | 第66-67页 |
·对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领导方略的评价 | 第67-70页 |
·服务性理念体现于中心全境 | 第67-68页 |
·制度化流程贯穿于工作始终 | 第68页 |
·智库型人才纳入至团队建设 | 第68-69页 |
·部分机构职能定位缺乏科学性 | 第69-70页 |
5 美国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实践活动及其评价 | 第70-86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实践活动分析 | 第70-77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实践活动的数据统计 | 第71-72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实践活动的分类介绍 | 第72-77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实践活动的特点 | 第77-82页 |
·重视教学能力提升,致力课程内容改革 | 第77-78页 |
·关怀职业生涯全程,侧重新老教师发展 | 第78-79页 |
·嘉奖优秀教师及学生,资助教学实践创新 | 第79页 |
·推广现代教学工具,优化教师教学效果 | 第79-80页 |
·关注学生成长,实现教师发展 | 第80-81页 |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建构教师发展社群 | 第81页 |
·研讨教师发展实践,鼓励教学学习研究 | 第81-82页 |
·对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实践活动的评价 | 第82-86页 |
·活动设计遵循成人学习规律 | 第82-83页 |
·活动内容着重教师教学提升 | 第83页 |
·活动形式指向教师自发发展 | 第83-84页 |
·部分机构活动设置冗杂且趋于同质化 | 第84页 |
·职业发展活动忽视全环节性 | 第84-86页 |
6. 结语 | 第86-91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结论 | 第86-87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 | 第86-87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建构一脉相承 | 第87页 |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启示 | 第87-91页 |
·奠定合理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理念 | 第88-89页 |
·构建新型的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模式 | 第89页 |
·设定科学的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内容 | 第89-90页 |
·树立教师发展中心良好的外在形象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0页 |
附录1 美国主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名单 | 第100-112页 |
附录2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