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异种植物对小麦化感物质的诱导机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第10页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第10-12页
     ·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子第11页
     ·影响植物生长的生物因子第11-12页
   ·植物间化学作用第12-14页
     ·植物化感作用第12-13页
     ·植物间化学通讯与识别第13-14页
     ·次生代谢物介导的植物间化学作用第14页
   ·植物间化学识别与响应第14-17页
     ·根分泌物介导的植物间化学识别与响应第14-15页
     ·植物间化学识别与响应的影响因素第15-17页
   ·作物与其他植物间化学识别与响应第17-19页
     ·小麦主要次生代谢物及其在种间化学识别与响应中的作用第17-18页
     ·小麦对伴生植物的识别与响应第18-19页
     ·伴生植物及其根系分泌物对小麦次生代谢物的诱导第19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9-2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1页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不同密度下小麦对伴生植物的化学识别与响应第22-53页
   ·前言第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实验材料及其选择依据第22-23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3页
     ·实验设计及方法第23-26页
     ·小麦组织采集及DIMBOA测定条件第26-27页
     ·数据分析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52页
     ·小麦对伴生野燕麦的识别与响应第27-32页
     ·等密度比小麦对其他伴生植物的抑制及响应随密度变化的规律第32-39页
     ·小麦密度5株/盆不变伴生植物密度增加时小麦对伴生植物的响应第39-48页
     ·强诱导植物(5:5)伴生下小麦DIMBOA及生物量变化第48-50页
     ·弱诱导植物(5:5)伴生下小麦DIMBOA及生物量变化第50-52页
   ·讨论与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小麦对伴生植物的识别与响应机制第53-68页
   ·前言第53页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实验材料第53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3页
     ·根系分隔方式实验设计第53-54页
     ·播种时期实验设计第54-55页
     ·小麦生物量、DIMBOA测定及数据分析第55页
   ·结果与分析第55-67页
     ·根系不同分隔方式下小麦对伴生植物识别与响应的机制第55-62页
     ·小麦对不同生长时期伴生植物的识别与响应第62-67页
   ·讨论与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伴生植物根分泌物添加对小麦组织DIMBOA的诱导第68-88页
   ·前言第68页
   ·材料与方法第68-71页
     ·实验材料第68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68-69页
     ·实验设计及方法第69-70页
     ·小麦组织采集方法及DIMBOA测定条件第70页
     ·数据分析第70-71页
   ·结果与分析第71-87页
     ·5:5密度伴生植物根分泌物收集浓度的确定第71-74页
     ·5:5密度伴生植物根分泌物添加对小麦组织DIMBOA的诱导第74-82页
     ·8:5密度伴生植物根分泌物收集浓度的确定第82-83页
     ·8:5密度伴生植物根分泌物添加对小麦次生物质DIMBOA的诱导第83-87页
   ·讨论与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主要结论第88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88-89页
   ·问题与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9页
致谢第99-100页
附录第100-106页
个人简介第106页
主要教育经历第106页
参与科研项目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生物量和DIMBOA对邻近植物的响应
下一篇: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综合分析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