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4099薄板表面红外高辐射涂层的粉浆法制备与性能表征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防热涂层材料 | 第10页 |
| ·辐射防热机理及高辐射材料 | 第10-12页 |
| ·辐射防热机理 | 第11-12页 |
| ·高辐射材料 | 第12页 |
| ·防热涂层的制备 | 第12-17页 |
| ·化学气相沉积 | 第13页 |
|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 第13-14页 |
| ·等离子喷涂 | 第14-15页 |
| ·溶胶凝胶 | 第15-17页 |
| ·涂层失效机理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19-26页 |
| ·试验原料 | 第19-21页 |
| ·涂层制备工艺流程 | 第21-23页 |
| ·试验设备 | 第23页 |
| ·试验组织与性能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 ·差热分析(DTA) | 第23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23页 |
| ·SEM(扫描电镜)分析 | 第23-24页 |
| ·激光共聚焦分析 | 第2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4页 |
| ·硬度以及弹性模量测量 | 第24页 |
| ·热震性能测试 | 第24页 |
| ·红外发射率测量 | 第24-26页 |
| 第3章 高辐射层制备工艺研究 | 第26-52页 |
| ·涂层结构设计 | 第26页 |
| ·ZRO_2 过渡层的制备 | 第26-28页 |
| ·硅溶胶为溶剂制备高辐射层 | 第28-41页 |
| ·复合溶胶的配置 | 第28-33页 |
| ·涂层的干燥 | 第33-35页 |
| ·涂层的烧结 | 第35-37页 |
| ·涂层的表面与截面形貌 | 第37-39页 |
| ·涂层截面的成分分布 | 第39-40页 |
| ·高辐射层表层的相组成 | 第40-41页 |
| ·TEOS 为溶剂制备高辐射层 | 第41-50页 |
| ·粉浆的配置 | 第41-44页 |
| ·涂层的干燥 | 第44-46页 |
| ·涂层的烧结 | 第46-47页 |
| ·涂层的表面与截面形貌 | 第47-49页 |
| ·涂层截面的成分分布 | 第49-50页 |
| ·高辐射层表层的相组成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4章 涂层的性能表征 | 第52-68页 |
| ·高辐射层的硬度与弹性模量 | 第52-54页 |
| ·纳米压痕法 | 第52页 |
| ·试验结果 | 第52-54页 |
| ·涂层的热震性能 | 第54-60页 |
| ·热震循环过程中涂层中的热应力 | 第55-56页 |
| ·热震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 ·涂层的发射率 | 第60-66页 |
| ·烧结温度对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 第60-63页 |
| ·测试温度对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 第63-65页 |
| ·涂层厚度对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 ·涂层的高温服役性能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