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研究 | 第11-13页 |
·水体水质评价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不足与思考 | 第17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0-24页 |
·重庆概况 | 第20-21页 |
·气候状况 | 第20页 |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经济发展 | 第20-21页 |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基本概况 | 第21-22页 |
·监测河流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第3章 河流水质监测 | 第24-28页 |
·研究对象确定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水质监测点的布设及样品采集 | 第24-25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25页 |
·样品分析及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6页 |
·数据处理 | 第26-28页 |
第4章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污染指标特征分析 | 第28-36页 |
·重庆次级河流水体水质的总体特征 | 第28-29页 |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水体中TN、NH4-N、NO3-N和TP分布特征 | 第29-31页 |
·TN、NH4-N、NO3-N和TP时间分布特征 | 第29页 |
·TN、NH4-N、NO3-N和TP空间分布特征 | 第29-31页 |
·主城区河流水体中COD分布特征 | 第31-32页 |
·COD时间分布特征 | 第31页 |
·COD空间分布特征 | 第31-32页 |
·主城区河流水体中Cr、Cu、Zn、Pb、As和Cd分布特征 | 第32-34页 |
·Cr、Cu、Zn、Pb、As和Cd时间分布特征 | 第32-33页 |
·Cr、Cu、Zn、Pb、As和Cd空间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5章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水环境因素分析 | 第36-52页 |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水体水环境指标的相关性 | 第36-45页 |
·相关性分析原理 | 第36-38页 |
·各监测点水体水质指标的相关性 | 第38-45页 |
·次级河流水体水环境因素主成分分析 | 第45-50页 |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次级河流水体水环境质量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水体水环境质量及富营养化评价 | 第52-58页 |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水体水环境质量评价 | 第52-56页 |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 | 第52-53页 |
·N.L.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 | 第53页 |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第53-56页 |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 第56-57页 |
·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 第56-57页 |
·重庆主城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评价结果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A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