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 富营养化对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3-18页 |
·湖泊富营养化概况 | 第13-15页 |
·氮、磷与富营养化 | 第15-16页 |
·氮浓度较高水体沉水植物稀少的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2 浅水湖泊清水态的维持机理 | 第18-20页 |
·沉水植物在维持清水态中关键作用 | 第18-19页 |
·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 第19-20页 |
3 螺-附着藻-沉水植物关系及其生态学意义 | 第20-25页 |
·螺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20-21页 |
·附着藻类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 第21-22页 |
·附着藻类与沉水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22-24页 |
·螺类与附着藻的关系研究 | 第24页 |
·螺-草互利关系 | 第24-25页 |
·螺-附着藻-沉水植物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其生态学意义 | 第25页 |
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25-26页 |
5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纹沼螺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 第29-36页 |
1 前言 | 第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苦草生长指标 | 第31-32页 |
·附着生物干重 | 第32页 |
·水体理化指标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水体氮浓度升高对附着藻生长的影响 | 第36-44页 |
1 前言 | 第36-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附着藻生物量及生长率 | 第38-39页 |
·附着藻氮、磷含量及其氮磷比 | 第39-40页 |
·附着藻氮含量与水体氮浓度变化关系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4页 |
第四章 附着藻氮磷比对螺生长的影响 | 第44-52页 |
1 前言 | 第4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附着藻氮、碳含量及其碳氮比 | 第46-47页 |
·螺的生长指标 | 第47-48页 |
·螺内脏团的氮、碳含量及其碳氮比 | 第48-49页 |
·附着藻氮含量与螺内脏团氮含量变化关系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氮负荷升高对螺-附着藻-苦草生态关系的影响 | 第52-61页 |
1 引言 | 第52-5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水体理化指标 | 第54-56页 |
·附着生物干重 | 第56-57页 |
·苦草生长指标 | 第57页 |
·螺生长指标 | 第57-58页 |
4 讨论 | 第58-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1 结论与创新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1页 |
·创新点 | 第61-62页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80页 |
论文发表和参加科研项目 | 第80-81页 |
硕士期间获奖情况与参加活动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