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1章 临床研究 | 第14-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诊断标准 | 第14页 |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重要指标的记录说明 | 第16-17页 |
·严格执行质控 | 第17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结果 | 第18-24页 |
·基线资料 | 第18页 |
·前循环梗死组与后循环梗死组基线资料比较 | 第18-20页 |
·ASTRAL评分与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的关系 | 第20-22页 |
·ASTRAL评分判断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分析 | 第22-23页 |
·ASTRAL评分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的比较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29页 |
·研究背景 | 第24-25页 |
·ASTRAL评分判断急性脑梗死预后的机制及优缺点 | 第25-27页 |
·ASTRAL评分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1预后的判断效果 | 第27-28页 |
·ASTRAL评分在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预后判断效果的比较 | 第2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第2章 综述 脑梗死预后的研究进展 | 第32-46页 |
·脑梗死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 第32-35页 |
·年龄 | 第32-33页 |
·起病至入院的延迟时间 | 第33页 |
·血压水平 | 第33页 |
·血糖水平 | 第33-34页 |
·心房纤颤 | 第34页 |
·并发症 | 第34页 |
·白细胞 | 第34-35页 |
·C-反应蛋白 | 第35页 |
·尿酸 | 第35页 |
·其他 | 第35页 |
·常用的脑梗死预后评估量表及最新提出的量表 | 第35-42页 |
·研究背景 | 第36-37页 |
·改良Rankin量表(mRS) | 第37页 |
·BI量表 | 第37-38页 |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 第38页 |
·六个简单变量(SSV)量表 | 第38-39页 |
·iScore评分 | 第39页 |
·洛桑评分(ASTRAL) | 第39-41页 |
·PLAN评分 | 第41页 |
·卒中博洛尼亚预后算法(BOAS)量表 | 第41页 |
·年龄和NIHSS评分预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SPAN-100量表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导师简介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