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矫正带治疗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临床研究 | 第11-31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1-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临床治疗方法 | 第13-16页 |
·统计处理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22页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17-18页 |
·治疗效果组内比较 | 第18-19页 |
·治疗效果两组间比较 | 第19-20页 |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 第20-22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22-27页 |
·康复治疗的作用 | 第22-24页 |
·肩矫正带的治疗作用 | 第24-25页 |
·肩矫正带的创新和意义 | 第25-26页 |
·使用肩矫正带需注意的问题 | 第26-27页 |
·肩关节半脱位与肩痛的关系 | 第27页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第2章 综述 | 第31-44页 |
·发病机制 | 第31-33页 |
·解剖学特点 | 第31页 |
·肌张力低下,静态约束失效 | 第31-32页 |
·重力性下垂,肌肉收缩失调 | 第32页 |
·其他因素 | 第32-33页 |
·临床表现 | 第33页 |
·诊断标准 | 第33页 |
·评定方法 | 第33-34页 |
·临床治疗 | 第34-39页 |
·良肢位摆放 | 第34-35页 |
·综合康复治疗 | 第35-38页 |
·使用肩矫正带治疗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附录A 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 | 第45-46页 |
附录B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表 | 第46-48页 |
附录C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导师简介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