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论文的写作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论文写作的背景 | 第10-12页 |
·论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A商业银行反洗钱管理现状分析 | 第17-36页 |
·商业银行反洗钱业务概述 | 第17-26页 |
·洗钱的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洗钱的危害和基本过程及主要渠道分析 | 第19-25页 |
·商业银行反洗钱业务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A商业银行概况 | 第26-28页 |
·A商业银行反洗钱管理外部环境分析 | 第28-32页 |
·我国反洗钱法规制度环境分析 | 第28-31页 |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反洗钱最新形势与特点 | 第31-32页 |
·A商业银行反洗钱管理现状分析 | 第32-35页 |
·组织机构 | 第32页 |
·反洗钱监测系统方面 | 第32-35页 |
·反洗钱人员配备与业务素质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A商业银行反洗钱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42页 |
·了解你的客户问题 | 第36-37页 |
·大额与可疑交易报告问题 | 第37-38页 |
·反洗钱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问题 | 第38页 |
·金融工具创新与反洗钱同步问题 | 第38-39页 |
·反洗钱监测报告信息系统功能问题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A商业银行反洗钱管理存在问题成因的博弈分析 | 第42-48页 |
·洗钱者与A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2-43页 |
·A商业银行与监管机关人民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3-45页 |
·人民银行监管方式单一约束机制不健全情况下的博弈分析 | 第44页 |
·大额与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博弈分析 | 第44-45页 |
·A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博弈分析 | 第45-46页 |
·博弈论分析的结果 | 第46-47页 |
·反洗钱过程的信息不对称对博弈关系的影响 | 第46页 |
·人民银行监管力度对博弈均衡结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激励机制对A商业银行反洗钱行为的影响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加强A商业银行反洗钱管理的对策 | 第48-54页 |
·与监管机关反洗钱信息沟通方面 | 第48-50页 |
·提高A商业银行可疑交易报告质量 | 第48页 |
·建立反洗钱信息披露制度 | 第48-49页 |
·建立反洗钱激励与补偿机制 | 第49-50页 |
·客户身份识别与管理方面 | 第50-51页 |
·客户身份识别更有操作性 | 第50页 |
·关注客户身份识别的整个业务流程 | 第50-51页 |
·以风险为基础对客户进行风险等级管理和识别 | 第51页 |
·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方面 | 第51-53页 |
·加强反洗钱内控机制的建设 | 第51-52页 |
·加强复合型反洗钱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52页 |
·优化反洗钱监测报告系统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