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由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9-21页 |
第一章 媒介生态学视野下我国工人报的历史嬗变 | 第21-27页 |
第一节 1921-1949年:早期工人报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 第21-22页 |
第二节 1949-1979年:工人报在曲折中成长 | 第22-23页 |
第三节 1979-1992年:工人报迎来办报高潮 | 第23-24页 |
第四节 1992年至今:工人报逐渐被边缘化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我国工人报的媒介生态特征 | 第27-43页 |
第一节 工人报的组织生态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工人报的内容生态 | 第31-36页 |
第三节 工人报的技术生态 | 第36-38页 |
第四节 工人报的生态危机 | 第38-43页 |
第三章 我国工人报的媒介生态环境 | 第43-48页 |
第一节 政治环境:工人报服务的“三工”发生改变 | 第43-45页 |
第二节 经济环境: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时有发生 | 第45-46页 |
第三节 社会环境: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 第46-47页 |
第四节 技术环境:新媒体对工人报的冲击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我国工人报的生态发展策略 | 第48-55页 |
第一节 工人报的内生态发展策略 | 第48-51页 |
第二节 工人报的外生态优化策略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工人报的内生态互动策略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