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4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7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18页 |
三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2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22-24页 |
一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二 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的理论基础 | 第24-35页 |
第一节 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的理论 | 第24-27页 |
一 公共服务的界定 | 第24-25页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三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的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公众满意度的提出及其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分析 | 第27-29页 |
一 公众满意度的提出及其内涵 | 第27-28页 |
二 公众满意度的特征 | 第28页 |
三 公众满意度理论在公共服务测评领域的应用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及其运用分析 | 第29-30页 |
一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第29-30页 |
二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中的运用分析 | 第30页 |
第四节 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分析 | 第30-35页 |
一 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概述 | 第30-33页 |
二 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的主体及对象 | 第33页 |
三 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的内容及重点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公共服务公共满意度测评指标的选取及体系的确立 | 第35-39页 |
一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公共满意度测评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5-36页 |
二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公共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 | 第39-43页 |
一 确立指标权重 | 第39-41页 |
二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1-43页 |
第四章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公共满意度测评实证分析 | 第43-72页 |
第一节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概况 | 第43-48页 |
一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产生及发展 | 第43-46页 |
二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统计 | 第48-50页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 第48页 |
二 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 | 第48-49页 |
三 抽样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第49-50页 |
第三节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公共满意度测评与分析 | 第50-72页 |
一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0-57页 |
二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 | 第57-66页 |
三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 第66-72页 |
第五章 完善云南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服务对策建议 | 第72-77页 |
第一节 提升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生态投资环境 | 第72-74页 |
一 建设绿色边合区,改善园区投资环境 | 第72-73页 |
二 建设特色边合区,积极倡导边境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 第73页 |
三 官民共治,维护边境治安 | 第73-74页 |
第二节 设立帮扶机构,提高园区政务效率 | 第74-76页 |
一 设立面向境外所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双语学校和教育帮扶机构 | 第74-75页 |
二 设立境内外人才交流中心和就业帮扶保障机构 | 第75页 |
三 提高管委会对企业贴息资金的申报 审核和下达效率 | 第75-76页 |
第三节 强化政府责任,改善边境医疗卫生条件 | 第76-77页 |
一 严格预防与控制边境毒品犯罪和艾滋病的传播 | 第76页 |
二 对园区内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与更新实行外包方式 | 第76-77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77-79页 |
一 结论 | 第77-78页 |
二 启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A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