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清诗研究--以《两浙輶轩录》系列为中心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一、绪论 | 第6-9页 |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6-7页 |
| (二)本文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7页 |
| (三)本文创新点和难点 | 第7-9页 |
| 二、《两浙8轩录》系列中的绍兴清诗 | 第9-19页 |
| (一)“因人存诗”——从诗人小传看 | 第9-13页 |
| (二)“因诗存人”——从诗歌分类看 | 第13-19页 |
| 1.咏史怀古 | 第14-15页 |
| 2.寄情山水 | 第15-16页 |
| 3.风俗民情 | 第16-17页 |
| 4.交游赠答 | 第17-19页 |
| 三、绍兴清诗发展历程 | 第19-35页 |
| (一)清代初期诗歌 | 第19-24页 |
| 1.黄宗羲诗歌 | 第20-22页 |
| 2.毛奇龄诗歌 | 第22-24页 |
| (二)清代中期诗歌 | 第24-29页 |
| 1.商盘与越中文人 | 第24-27页 |
| 2.胡天游的诗歌艺术 | 第27-29页 |
| (三)清代后期诗歌 | 第29-35页 |
| 1.徐锡麟诗歌 | 第30-32页 |
| 2.秋瑾詩歌 | 第32-35页 |
| 四、绍兴清诗特点分析 | 第35-41页 |
| (一)创作群体家族化 | 第35-37页 |
| (二)诗人身份多元化 | 第37-39页 |
| (三)越文化精神的渗透 | 第39-41页 |
| 结论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