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宜阳下三叠统刘家沟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古环境特征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26页 |
| ·选题来源及意义 | 第10页 |
| ·MISS的研究现状 | 第10-22页 |
| ·概念与分类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碎屑岩中MISS的研究 | 第19-21页 |
| ·碳酸盐岩中MISS的研究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工作量概况 | 第24页 |
| ·创新点 | 第24-26页 |
| 2 区域地质背景及剖面描述 | 第26-32页 |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26页 |
| ·区域构造 | 第26-27页 |
| ·区域地层 | 第27-28页 |
| ·实测剖面描述 | 第28-32页 |
| 3 刘家沟组MISS的宏观类型与分布 | 第32-44页 |
| ·刘家沟组MISS的宏观类型 | 第32-36页 |
| ·微生物席生长相关构造 | 第32-33页 |
| ·微生物席破坏相关构造 | 第33-34页 |
| ·微生物席腐烂相关构造 | 第34-36页 |
| ·刘家沟组MISS的分布特征 | 第36-38页 |
| ·讨论 | 第38-44页 |
| 4 刘家沟组MISS的微观特征 | 第44-50页 |
| ·微生物席纹层的微观特征 | 第44页 |
| ·MISS的微结构类型 | 第44-47页 |
| ·讨论 | 第47-50页 |
| 5 刘家沟组古环境分析 | 第50-60页 |
| ·砂岩 | 第50-51页 |
| ·刘家沟组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51-56页 |
| ·主量元素分析 | 第52-53页 |
| ·微量元素分析 | 第53-56页 |
| ·古氧相分析 | 第53-55页 |
| ·古盐度与古气候分析 | 第55-56页 |
| ·讨论 | 第56-60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0-64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讨论 | 第60-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 作者简历 | 第72-7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