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金属抗肿瘤配合物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金属铂抗肿瘤配合物的研究 | 第14-15页 |
·金属钌抗肿瘤配合物的研究 | 第15页 |
·金属铑抗肿瘤配合物的研究 | 第15页 |
·金抗肿瘤配合物的研究 | 第15-16页 |
·金属钯抗肿瘤配合物的研究 | 第16页 |
·金属锡配合物抗肿瘤的研究 | 第16-17页 |
·稀土金属抗肿瘤配合物研究 | 第17页 |
·过渡金属抗肿瘤配合物研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形式研究 | 第18-22页 |
·共价结合 | 第19页 |
·非共价结合 | 第19-21页 |
·插入作用 | 第20页 |
·沟面结合 | 第20-21页 |
·静电作用 | 第21页 |
·切割作用 | 第21-22页 |
第四节 金属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 | 第22-23页 |
第五节 金属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基础研究 | 第23-25页 |
·体外肿瘤抑制能力的检测 | 第23页 |
·金属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 第23-24页 |
·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及检测方法 | 第23页 |
·细胞凋亡生化改变及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周期 | 第24-25页 |
第六节 选题意义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5页 |
第二章 基于喹啉类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35-79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喹啉类配体的合成 | 第36-51页 |
·配体L~1、L~2、L~3的合成 | 第36-37页 |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7-39页 |
·晶体结构测定及其结构描述 | 第39-51页 |
第三节 过渡金属配合物与CT-DNA和BSA相互作用研究 | 第51-65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65页 |
第四节 配合物核酸酶活性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65-72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第三章 基于Nip、Aip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79-141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79-80页 |
第二节 配体、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80-103页 |
·配体Nip、Aip的合成 | 第80-81页 |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81-84页 |
·晶体结构测定及其结构描述 | 第84-103页 |
第三节 过渡金属配合物与CT-DNA、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03-119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03页 |
·实验方法 | 第103-10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9页 |
第四节 过渡金属配合物核酸酶活性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119-136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19-120页 |
·实验方法 | 第120-12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21-136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1页 |
第四章 基于Nip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141-175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41页 |
第二节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141-152页 |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141-143页 |
·晶体结构测定及其结构描述 | 第143-152页 |
第三节 稀土金属配合物与CT-DNA、BSA键合作用的研究 | 第152-161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15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52-161页 |
第四节 稀土配合物核酸酶活性及细胞毒性研究 | 第161-171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61页 |
·实验方法 | 第161-16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62-171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75页 |
总结 | 第175-177页 |
附录A:测试方法和仪器 | 第177-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9-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