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民营企业融资研究综述 | 第12页 |
·融资信用担保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文献评价 | 第14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民营文化企业融资信用担保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民营文化企业及其特点 | 第17-20页 |
·民营文化企业家及其信用特点 | 第20页 |
·信用担保的内涵及属性 | 第20-21页 |
·融资信用担保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异质型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页 |
·博弈理论 | 第22-23页 |
·信用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中小型企业信用评价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企业家信用评价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民营文化企业信用评价标志的甄选 | 第26-40页 |
·标志甄选的基本原则 | 第26页 |
·标志甄选的总体思路 | 第26页 |
·标志甄选的总体框架 | 第26-35页 |
·标志筛选 | 第26-31页 |
·标志解释 | 第31-35页 |
·标志评分法设计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民营文化企业信用评分模型构建 | 第40-50页 |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第40-42页 |
·构造一级标志判断矩阵和权重 | 第42-43页 |
·构建二级标志判断矩阵及权重 | 第43-48页 |
·营运能力 | 第43-44页 |
·盈利能力 | 第44页 |
·创新发展能力 | 第44-45页 |
·偿债能力 | 第45页 |
·形势环境 | 第45页 |
·企业家基本情况 | 第45-46页 |
·企业家职业素质 | 第46-47页 |
·企业家责任意识 | 第47页 |
·企业家诚信意识 | 第47-48页 |
·民营文化企业信用评分体系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民营文化企业信用评分模型的实证应用 | 第50-61页 |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信用评分及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一季度信用评分验证分析 | 第50-51页 |
·二季度信用评分验证分析 | 第51-53页 |
·三季度信用评分验证分析 | 第53-54页 |
·信用评分验证及总结 | 第54页 |
·案例分析 | 第54-59页 |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 第55页 |
·评价过程 | 第55-57页 |
·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及建议 | 第57-59页 |
·民营文化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对策分析 | 第59-60页 |
·培育民营文化企业信用观念,加强民营文化企业自身信用意识 | 第59页 |
·降低银行业进入门槛,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 | 第59页 |
·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创建文化创意项目专业评审机构 | 第59-60页 |
·健全信用管理体制,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结论 | 第61-65页 |
·结论分析 | 第61-62页 |
·对结论的深入探讨 | 第62页 |
·展望与不足 | 第62-63页 |
·总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