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2页 |
·碳家族简介 | 第9-11页 |
·碳纳米管 | 第11-19页 |
·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12-14页 |
·单壁碳纳米管的性质 | 第14-16页 |
·碳纳米管的点缺陷 | 第16-18页 |
·碳纳米管的氧化 | 第18-19页 |
·石墨烯 | 第19-30页 |
·石墨烯的制备 | 第20-23页 |
·石墨烯的优异电子性质 | 第23-25页 |
·石墨烯纳米条带 | 第25-28页 |
·石墨烯的化学修饰 | 第28-30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和理论背景 | 第32-39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32-36页 |
·Born-Oppenheimer 绝热近似 | 第32-33页 |
·Hohenberg-Kohn 定理 | 第33页 |
·Kohn-Sham 方程 | 第33-35页 |
·交换关联泛函 | 第35-36页 |
·格林函数方法 | 第36-39页 |
第3章 含氧缺陷复合体对单壁碳纳米管电子结构与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39-49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计算模型及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含氧缺陷复合体的稳定性 | 第41-43页 |
·含氧缺陷复合体对(10,0)SWCNT 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43-46页 |
·含氧缺陷复合体对(10,0)SWCNT 电输运性质的调制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第4章 边缘氧化对锯齿型石墨烯纳米条带输运性质的调制效应 | 第49-61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计算模型与方法 | 第50-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透明电极条件下边缘氧化锯齿形石墨烯纳米条带的输运性质 | 第52-53页 |
·金电极条件下边缘氧化对锯齿形石墨烯纳米条带输运性质的调制 | 第53-57页 |
·铝电极条件下边缘氧化的锯齿形石墨烯纳米条带输运性质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界面氧化对金-锯齿型石墨烯纳米条带器件结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61-68页 |
·引言 | 第61-62页 |
·计算模型与方法 | 第62-63页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63-66页 |
·结氧化对器件电流的影响 | 第63-64页 |
·结氧化对器件传输电导的影响 | 第64-65页 |
·结氧化器件的传输通道在实空间的分布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6章 局域应变对边缘氧化的锯齿型石墨烯纳米条带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68-76页 |
·引言 | 第68-69页 |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69-7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0-75页 |
·边缘氧化的锯齿型石墨烯纳米条带在局域应变条件下的传输电导 | 第71-72页 |
·非平衡条件下边缘氧化与局域应变的综合效应 | 第72-73页 |
·局域应变对边缘氧化锯齿型石墨烯纳米条带电子轨道的影响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第7章 羟基链表面修饰对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电子输运性质的调制 | 第76-91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计算模型与方法 | 第77-79页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79-89页 |
·吸附结构及其稳定性 | 第79-80页 |
·电子输运性质 | 第80-82页 |
·电子结构分析 | 第82-86页 |
·修饰位置对纳米带输运性质的影响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1-95页 |
·总结 | 第91-93页 |
·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