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废气再循环(EGR)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汽油机颗粒排放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发动机测试系统和试验方法介绍 | 第17-30页 |
| ·汽油机试验台架 | 第17-18页 |
| ·EGR供气系统 | 第18-19页 |
| ·测试仪器简介 | 第19-22页 |
| ·WE-C水涡流测功机 | 第19页 |
| ·层流空气流量计 | 第19-20页 |
| ·宽域氧分析仪 | 第20页 |
| ·颗粒分析仪 | 第20-21页 |
| ·高能点火系统 | 第21页 |
|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 第21-22页 |
| ·发动机角标信号模拟发生器 | 第22页 |
| ·发动机的数据采集系统 | 第22-26页 |
| ·发动机缸压信号采集 | 第22-25页 |
| ·进气管压力信号采集 | 第25页 |
| ·氧分析仪输出信号采集 | 第25-26页 |
| ·发动机燃烧过程分析 | 第26-27页 |
| ·试验燃料与实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 ·发动机试验燃料 | 第27-28页 |
| ·发动机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双气道进气下不同EGR方式下汽油机的燃烧和颗粒排放特性 | 第30-42页 |
| ·不同EGR方式下汽油机的燃烧和颗粒排放特性 | 第30-35页 |
| ·不同EGR方式下汽油机的指示热效率 | 第30-31页 |
| ·不同EGR方式汽油机燃烧稳定性分析 | 第31-34页 |
| ·燃烧重心和燃烧持续期与循环变动之间的关系 | 第34-35页 |
| ·不同运转条件下汽油机的颗粒排放特性 | 第35-40页 |
|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汽油机颗粒排放特性 | 第36-37页 |
| ·点火提前角对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不同EGR方式对汽油机颗粒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不同进气形式下EGR方式对正丁醇-汽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42-53页 |
| ·双气道与单气道进气下EGR方式对发动机热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 第42-45页 |
| ·不同条件下EGR方式对正丁醇-汽油发动机热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51页 |
| ·不同燃料下EGR方式对发动机热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48页 |
| ·不同转速下EGR方式对发动机热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 ·不同空燃比下EGR方式对发动机热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53-55页 |
| ·全文总结 | 第53-54页 |
| ·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