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6页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的流行病学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发生率 | 第12页 |
·发生原因 | 第12-13页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损伤现状 | 第13-15页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认知水平较低 | 第13页 |
·工作任务重,人力普遍配置不足 | 第13-14页 |
·缺乏职业防护教育和防护知识技能培训 | 第14页 |
·缺乏标准预防知识 | 第14页 |
·锐器伤后上报率低 | 第14-15页 |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5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19页 |
·课题设计 | 第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6页 |
·样本含量的计算 | 第16页 |
·样本纳入标准 | 第16-17页 |
·研究工具 | 第17页 |
·资料收集 | 第17页 |
·质量控制 | 第17-18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9-41页 |
·问卷回收情况及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第19-21页 |
·研究对象锐器伤发生现状 | 第21-29页 |
·参加工作以来锐器伤的发生情况 | 第21-22页 |
·一年内器伤的发生情况 | 第22-23页 |
·锐器伤发生的时间特征 | 第23-24页 |
·锐器伤发生的部位特征 | 第24-25页 |
·导致锐器伤的护理用具 | 第25-26页 |
·锐器伤发生的操作环节 | 第26-27页 |
·锐器伤发生时的个人防护 | 第27-28页 |
·锐器伤发生后的处理情况 | 第28页 |
·锐器伤发生的上报情况 | 第28-29页 |
·锐器伤的发生影响因素 | 第29-41页 |
·个人因素 | 第29-34页 |
·环境因素 | 第34-38页 |
·锐器伤发生情况影响因素赋值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2 | 第38-4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51页 |
·一般资料分析 | 第41页 |
·锐器伤发生情况的讨论 | 第41-44页 |
·锐器伤发生次数高于其他科室 | 第41-42页 |
·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存在血源性传染病可能 | 第42页 |
·时间特征的原因 | 第42页 |
·发生部位特征的原因 | 第42页 |
·导致锐器伤的用具 | 第42-43页 |
·操作环节 | 第43页 |
·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低 | 第43-44页 |
·锐器伤发生后处理落实不足 | 第44页 |
·锐器伤发生后上报率低 | 第44页 |
·发生锐器伤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8页 |
·个人因素 | 第44-46页 |
·医院环境因素 | 第46-48页 |
·应对措施 | 第48-49页 |
·合理的配置人力 | 第48页 |
·加强职业安全知识培训 | 第48页 |
·规范临床科室使用器械后的处置流程 | 第48页 |
·消毒供应中心在清洗器械时应该选择低泡或者无泡的清洁剂产品 | 第48页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人人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 第48-49页 |
·建立消毒供应中心锐器刺伤的应急预案 | 第49页 |
·医院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视程度 | 第49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9页 |
·后续研究方向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湖南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 | 第51页 |
·锐器伤的发生与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综述 | 第55-61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71页 |
附录一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锐器伤原因调查表 | 第61-66页 |
附录二 消毒供应中心工人锐器伤原因调查表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