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IEEE802.11b基带技术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1.1 无线局域网IEEE802.11简介 | 第8-15页 |
1.1.1 IEEE 802.11的历史 | 第8-9页 |
1.1.2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构成 | 第9-12页 |
1.1.3 协议的分层模型 | 第12-15页 |
1.2 本文的主要成果和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基带规范和发射机的结构 | 第17-31页 |
2.1 DSSS物理层包括的两个协议功能 | 第17页 |
2.2 PPDU的帧格式 | 第17-19页 |
2.3 工作频率范围和工作频道数 | 第19-21页 |
2.4 对PMD发送、接收的有关规定 | 第21-22页 |
2.4.1 对PMD发送的有关规定 | 第21-22页 |
2.4.2 对PMD接收的有关规定 | 第22页 |
2.5 四种调制方式及数据速率 | 第22-25页 |
2.5.1 DBPSK和DQPSK调制 | 第22-23页 |
2.5.2 CCK调制 | 第23-25页 |
2.5.3 四种调制方法的小结 | 第25页 |
2.6 发射机结构 | 第25-31页 |
第3章 信道估计 | 第31-46页 |
3.1 无线信道模型 | 第31-37页 |
3.1.1 无线信道的线性时变滤波器表示 | 第31-32页 |
3.1.2 指数衰减信道模型 | 第32-35页 |
3.1.3 JTC信道模型 | 第35-37页 |
3.1.4 ISI与ICI | 第37页 |
3.2 信道估计 | 第37-46页 |
3.2.1 802.11中信道估计的原理 | 第38-43页 |
3.2.2 信道估计算法的仿真 | 第43-46页 |
第4章 CCK调制、接收 | 第46-67页 |
4.1 CCK码字的特点 | 第46-48页 |
4.1.1 互补序列 | 第46-47页 |
4.1.2 多相互补码及CCK码字 | 第47-48页 |
4.2 加性高斯噪声信道下的接收机 | 第48-51页 |
4.3 多径信道下的接收机的结构 | 第51-67页 |
4.3.1 RAKE接收方案 | 第51-54页 |
4.3.2 RAKE-ISI接收方案 | 第54-56页 |
4.3.3 RAKE-ISI/ICI接收方案 | 第56-59页 |
4.3.4 判决反馈均衡器接收方案 | 第59-67页 |
第5章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67-82页 |
5.1 仿真链路及仿真条件 | 第67-70页 |
5.2 仿真步骤 | 第70-71页 |
5.3 几个JTC信道模型的参数 | 第71-72页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2-8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3页 |
附录1 CCK调制表 | 第83-88页 |
附录2 仿真中用到的几个指数衰减信道的参数 | 第88-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