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一、 湖泊富营养化 | 第13页 |
二、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一、 富营养化评价的研究 | 第14-16页 |
二、 内源磷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三、 影响内源磷释放的环境因子研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8-25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三、 创新点 | 第22-23页 |
四、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5-29页 |
一、 气候特征 | 第25-26页 |
二、 地质地貌 | 第26页 |
三、 土壤类型 | 第26-27页 |
四、 水文特征 | 第27页 |
五、 植物特征 | 第27页 |
六、 农业开发特征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小兴凯湖水体特征 | 第29-43页 |
第一节 小兴凯湖水体中 N、P 的分布特征 | 第29-32页 |
一、 水体的理化特征 | 第29-30页 |
二、 小兴凯湖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分布特征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小兴凯湖水质富营养化状况研究 | 第32-41页 |
一、 修正的卡森状态指数模型法(TSIM) | 第32-34页 |
二、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 第34-36页 |
三、 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 | 第36-41页 |
四、 三种模型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小兴凯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特征及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 第43-59页 |
第一节 小兴凯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 第43-50页 |
一、 小兴凯湖表层沉积物的理化特征 | 第43-45页 |
二、 表层沉积物中 TP 的含量分布分析 | 第45-46页 |
三、 沉积物中 IP 各形态的含量分布分析 | 第46-48页 |
四、 沉积物中 OP 的含量分布分析 | 第48-49页 |
五、 磷的生物有效性分析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小兴凯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分析 | 第50-54页 |
一、 表层沉积物中 P_ox、Al_ox、 Fe_ox的分布特征 | 第50-51页 |
二、 表层沉积物磷吸附指数(PSI)特征分析 | 第51-52页 |
三、 表层沉积物的磷吸附饱和度(DPS)特征分析 | 第52-53页 |
四、 磷释放风险评估 | 第53-54页 |
第三节 小兴凯湖富营养化防治措施 | 第54-57页 |
一、 基本思路 | 第54-55页 |
二、 防治措施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3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59-61页 |
二、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