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5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 ·阜新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17页 |
| ·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 | 第12页 |
| ·水质污染严重 | 第12-13页 |
| ·局部地下水超采严重 | 第13-14页 |
| ·用水浪费 | 第14页 |
| ·水土流失严重 | 第14-15页 |
| ·自然灾害频繁 | 第15-16页 |
| ·水含氟量高 | 第16-17页 |
|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源保证率低 | 第17页 |
| ·国内外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 ·综合污染指数法 | 第18-19页 |
| ·模糊数学评价法 | 第19页 |
| ·灰色系统评价法 | 第19-20页 |
|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第20页 |
| ·单因子评价法 | 第20页 |
| ·卡森(Carlson)营养状态指数TSI(Tmpllic State Index) | 第20页 |
| ·集对分析法 | 第20-21页 |
| ·生物学方法 | 第21-22页 |
| ·参数法 | 第22页 |
| ·佛寺水库水质研究方案 | 第22-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2 环境概况 | 第25-28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页 |
| ·气候概况 | 第25-26页 |
| ·水文地质概况 | 第26-27页 |
| ·交通概况 | 第27页 |
| ·经济概况 | 第27-28页 |
| 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8-34页 |
|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 第28-29页 |
| ·模糊数学评价法 | 第29-31页 |
| ·灰色聚类法 | 第31-34页 |
| 4 佛寺水库水质评价 | 第34-47页 |
| ·富营养化指数变化曲线 | 第35-38页 |
| ·总磷 | 第35-36页 |
| ·总氮 | 第36-37页 |
| ·高锰酸盐指数 | 第37-38页 |
|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 第38-40页 |
| ·模糊数学评价法 | 第40-43页 |
| ·灰色聚类法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5 阜新市佛寺水库毒理指标评价 | 第47-58页 |
| ·佛寺水库水质监测概况 | 第47-54页 |
| ·毒理指标分析 | 第54页 |
| ·毒理风险分析 | 第54-56页 |
| ·风险表征 | 第54-55页 |
| ·风险分析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不足之处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作者简历 | 第62-6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