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重评清末民初翻译文学的史学地位 | 第12-25页 |
| 一、清末民初翻译文学范畴界定 | 第12-19页 |
| 二、比较文学视野下翻译文学研究现状及价值重审 | 第19-25页 |
| 第二章 翻译文学与现代新知识群落的形成 | 第25-60页 |
| 一、现代传媒与翻译文学的互动 | 第26-34页 |
| 二、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作家群体的生成 | 第34-49页 |
| 三、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读者群体的生成 | 第49-60页 |
| 第三章 文学译介与文学观念多元化变革 | 第60-93页 |
| 一、“开启民智”:小说的“位移”与文学的历史功利性追求 | 第60-71页 |
| 二、“无用之用”:纯文艺观的“启蒙”与审美现代性的肇始 | 第71-82页 |
| 三、“回雅向俗”:通俗小说翻译与俗文学观念的彰显 | 第82-93页 |
| 第四章 翻译文学与现代文体格局的开创 | 第93-137页 |
| 一、小说新“类型”与体裁的现代化 | 第94-104页 |
| 二、翻译文学与中国小说文体叙事转型 | 第104-117页 |
| 三、现代戏剧的入场与“五四”戏剧建设 | 第117-126页 |
| 四、文学译介与汉语现代化 | 第126-137页 |
| 余论 翻译文学反思与中国文学“主体性”建构 | 第137-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4-151页 |
| 致谢 | 第151-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52-15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