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暂态行波的配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7页
缩略词注释表第17-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4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8-19页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现状及评价第19-29页
     ·主动式故障定位方法第20-22页
     ·被动式故障定位方法第22-2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29-34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29-31页
     ·本文章节安排第31-34页
第2章 配电线路故障行波暂态特征分析第34-54页
   ·行波基本理论第34-41页
     ·行波的基本概念第34-37页
     ·波速度与波阻抗第37-39页
     ·行波的折射与反射第39-40页
     ·行波在传输过程中的衰耗第40-41页
   ·配电线路故障行波模量分析第41-48页
     ·模量分析基本原理第41-44页
     ·单相接地故障行波模量分析第44-47页
     ·短路故障行波模量分析第47-48页
   ·行波在混合线路中的传播特性第48-51页
   ·行波在线路分支处的传播特性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3章 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实现方法第54-69页
   ·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基本原理第54-58页
     ·D型双端行波测距原理第54-55页
     ·A型单端行波测距原理第55-56页
     ·E型单端行波测距原理第56-58页
     ·F型单端行波测距原理第58页
   ·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的确定第58-59页
   ·基于时间中点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新方法第59-61页
   ·利用故障行波线模分量实现测距第61-64页
     ·模行波分量特性分析第61-64页
     ·利用行波线模分量实现测距第64页
   ·线路末端行波测量信号的选择第64-67页
     ·行波在线路末端的反射规律第64-66页
     ·三种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模式的提出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性研究第69-86页
   ·利用配电变压器获取行波信号的重要性第69-70页
   ·故障测距用行波信号分析第70-71页
     ·行波特征频段的确定第70页
     ·行波有效传变对测量互感器的要求第70-71页
   ·变压器行波传变特性分析模型第71-73页
   ·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性研究第73-77页
     ·变压器行波传变特性分析第73-75页
     ·变压器二次输出上升时间对测距的影响第75-76页
     ·变压器行波传变性能验证第76-77页
   ·三相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征分析第77-85页
     ·三相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征分析第77-83页
     ·三相变压器低压侧测距信号的选择第83页
     ·三相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征验证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5章 配电线路行波测距关键技术研究第86-118页
   ·行波信号的获取方式研究第86-92页
     ·一般配电线路行波信号获取方式第86-87页
     ·特殊配电线路行波信号获取方式第87-92页
   ·故障类型的快速识别第92-96页
     ·利用 TA记录的波形识别故障类型第92-95页
     ·利用 TV记录的波形识别故障类型第95页
     ·利用变压器记录的波形识别故障类型第95-96页
   ·超高速数据连续采集技术第96-101页
     ·目前行波数据记录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第97-99页
     ·超高速数据连续采集技术第99-101页
   ·GPS精确时钟同步技术第101-103页
   ·行波测距系统数据通信方案第103-106页
     ·通信问题的解决方案第103-104页
     ·无线 GPRS技术的应用第104-106页
   ·故障测距可靠性的提高第106-110页
     ·影响故障测距可靠性的因素第106-108页
     ·故障测距可靠性的提高第108-110页
   ·故障测距精度的提高第110-115页
     ·行波波头到达时间的确定依据第110-112页
     ·波头起始点的准确识别第112-115页
   ·多分支线路故障测距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6章 仿真验证第118-127页
   ·仿真模型及参数第118-119页
   ·行波特征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验证第119-120页
   ·行波各模分量特征仿真第120-121页
   ·单相接地故障测距仿真第121-124页
   ·短路故障测距仿真第124-125页
   ·分支线路故障测距仿真第125-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7章 行波故障测距试验系统及现场验证第127-140页
   ·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试验系统第127-130页
     ·系统构成第127-129页
     ·系统工作原理第129页
     ·行波分析功能描述第129-130页
   ·配电变压器用作行波测量互感器验证第130-132页
   ·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试验系统运行分析第132-139页
     ·人工故障试验及结果第132-135页
     ·电压互感器行波传变特征验证第135页
     ·试验结果分析及改进措施第135-136页
     ·现场实际运行数据统计第136-137页
     ·测距系统改进后的试验效果第137-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8章 结论及展望第140-143页
   ·研究过程所取得的主要结论第140-142页
   ·研究展望第142-143页
附录1 距系统实地运行数据第143-145页
附录2 最新现场试验数据第145-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1-16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计算方法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与交通流建模研究
下一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及其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癌细胞逆转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