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8页 |
| CONTENTS | 第8-11页 |
| 摘要 | 第1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4页 |
| ·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27-33页 |
| ·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 | 第33-35页 |
| ·有机太阳能电池 | 第35-37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法 | 第44-56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44-45页 |
| ·电极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 第45-47页 |
| ·薄膜电极的分析测试方法 | 第47-51页 |
| ·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检测方法 | 第51-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第三章 ITO/AgO_x/ITO透明导电电极制备及其应用 | 第56-74页 |
| ·前言 | 第56-57页 |
| ·样品制备及其检测 | 第57-59页 |
| ·氧掺杂对于Ag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 ·氧掺杂对于IAOI电极结构及其电性能的影响 | 第61-66页 |
| ·氧掺杂对于IAOI电极的透光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 ·由IAOI和IAI电极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 | 第67-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第四章 ZnO/AgO_x/ZnO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与应用 | 第74-98页 |
| ·前言 | 第74-75页 |
| ·样品制备及其检测方法 | 第75-77页 |
| ·氧掺杂对于ZAOZ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77-80页 |
| ·氧掺杂对于Ag薄膜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 第80-83页 |
| ·氧掺杂对于ZAOZ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83-87页 |
| ·氧掺杂对于ZAOZ电极电学性能的影响 | 第87-90页 |
| ·由ZAOZ和ZAZ电极制备的倒置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 | 第90-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 第五章 用于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三维纳米结构的ITO/AgO_x/ITO #O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及性能 | 第98-122页 |
| ·前言 | 第98-99页 |
| ·样品制备及其检测方法 | 第99-102页 |
| ·IAOI-NPA电极的结构及其化学成分表征 | 第102-105页 |
| ·IAOI-NPA电极光电性能的研究 | 第105-109页 |
| ·氧掺杂对于Ag薄膜XRD图谱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 ·预处理时间对于IAOI-NPA电极形貌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 ·不同预处理时间对于三维IAOI电极光吸收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 ·由IAOI-NPA电极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 | 第113-1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2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6页 |
| ·总结 | 第122-123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23-124页 |
| ·不足及展望 | 第124-126页 |
| 第七章 致谢 | 第126-128页 |
| 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奖励 | 第128-130页 |
| A 成果 | 第128-129页 |
| B 奖励 | 第129-130页 |
| 附录2 已发表的英文论文 | 第130-155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5页 |